俄称完全控制库尔斯克俄乌冲突最新进展:战场胶着,和谈曙光隐现
截至2025年4月27日,俄乌冲突已踏入第1159天,局势依旧呈现出胶着状态,战场与谈判桌的动态时刻牵动着全球目光。
激战正酣:多地战火熊熊,双方攻防不断
在苏梅地区,4月26日成为了冲突的一个焦点日。俄军同时向五个方向展开凌厉攻势,顿涅茨克南部博加特尔定居点东南郊更是激战的核心区域。乌军因防线承受巨大压力,无奈撤离阵地,俄军则乘胜追击,推进至该社区外围。俄西部战斗群发言人伊万·比格马通报了令人瞩目的战果:过去24小时内,成功摧毁乌军1个Starlink卫星站、40个无人机控制中心以及2座弹药库,还致使240名乌军士兵伤亡。炮兵部队也大展神威,瘫痪4门火炮(其中2门为西方制式)及10个迫击炮组,在库皮扬斯克、扬波勒等地的行动让乌军3个机械化旅及2个领土防御旅遭受重创 。此外,乌军还损失了9辆皮卡、5个机器人平台及大量前线补给点。
从双方的整体战斗冲突来看,4月26日这一天,俄乌双方爆发了156次战斗冲突,波克罗夫斯克地区依旧是焦点中的焦点。俄军发动117次空袭,投掷212枚制导炸弹,同时动用104次火箭炮打击及3363架次自杀式无人机突袭。乌军也不甘示弱,对8处俄军集结点、4套火炮系统及4个指挥所实施反击,并且摧毁2个无人机控制点及1座弹药库。在库尔斯克地区,俄军发动28次空袭及370次炮击(含9次火箭炮打击),投掷37架无人机,不过乌军成功阻止30次地面进攻,遏制了俄方的推进企图。
关于库尔斯克地区的归属,双方各执一词。俄罗斯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4月27日公开承认,朝鲜军队在协助俄军解放库尔斯克地区行动中展现出“韧性与英雄主义”。普京也宣布该地区已从乌军手中完全收复,还称去年8月乌方进攻导致逾7.6万人伤亡。目前,俄军正在清理解放区残留乌军,并在毗邻的苏梅州建立安全区,已控制4个定居点及90平方公里领土,同时完成库尔斯克19处定居点的排雷工作。但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4月26日坚决否认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关于“结束库尔斯克地区战斗”的说法,称乌军仍在当地持续开展防御行动,还成功击退俄方五次进攻,当前第六次交火正在进行,强调俄方所谓“解放”该地区的说法是虚假宣传 。
外交斡旋:美俄积极互动,和平曙光初现
在紧张的战场局势之外,外交层面的斡旋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特朗普总统特使史蒂夫·维特科夫4月25日与俄总统普京举行了长达三小时的闭门会谈,这已经是美俄恢复对话以来维特科夫第四次访俄。双方对此次会谈的评价颇高,认为“具建设性且务实”,重点围绕乌克兰问题协调立场,并探讨重启俄乌直接谈判的可能性。俄方对特朗普推动和谈表示认可,提议恢复自2022年中断的俄乌双边对话,还暗指英国此前干预导致伊斯坦布尔会谈破裂。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26日表示,俄乌冲突解决方案的“主要观点已达成一致”,呼吁双方举行高级别会晤以完成协议。他在社交媒体称,会谈“进展顺利”,美国将在必要时协助终结冲突。同一天,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举行了15分钟会谈,双方同意继续推进谈判。泽连斯基重申拒绝承认俄对克里米亚及乌东四地区的主权,同时坦言基辅依赖美方持续支援。此次互动凸显美方加速推动和谈进程,试图为僵持战局提供政治突破口。
此前,美国提议承认克里米亚属俄,接受俄对四地区控制,主张停火与领土问题同步解决;欧洲与乌反提案则是将领土争议延至停火后,优先确保对乌“类北约”安全保障,要求协议纳入俄资产冻结等制裁杠杆。欧洲官员批评美方提案“对乌支持不足而向俄倾斜”,正推动华盛顿调整条款,明确以停火为谈判前提。当前各方博弈持续,安全保障机制与领土妥协问题仍是核心矛盾 。
俄乌冲突这场持久战,不仅给俄乌两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国际社会普遍期待双方能够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让这片土地早日恢复和平与安宁。未来,战场局势如何发展,和谈又能否取得实质性突破,世界正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