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华尔街创投人(清华/纽大硕士)关于职场的视频:职场中对自己要搞清楚自己在哪个

晓言的若曦 2025-04-26 22:58:25

一位华尔街创投人(清华/纽大硕士)关于职场的视频:

职场中对自己

要搞清楚自己在哪个位置最有爆发力

在哪个点上被系统稳定地利用

……

位置错了

就是越拼越伤

……

看完了视频

记忆被拉回到了高三

班主任最后一趟课

送了我们两句话(沉甸甸的毕业礼物)

第一句是:「摆正自己的位置」

第二句是:「忠于爱情,忠于自己的选择!不要因为一个人可以成为你事业的助力点,而放弃了你喜欢的人!」

那时年轻懵懂

如今再看班主任的两句临别赠言

分别锚定了人生两个重要维度

第一句话像一根定海神针

“摆正位置”不仅是职场箴言,更是贯穿人生的坐标系。它提醒我们在得意时保持清醒——高考状元的光环会在大学褪去;在迷茫时找准定位——承认普通≠甘于平庸;在人际关系中懂得边界感。

现在回头看,班主任或许早已预见,我们即将进入一个不断重新定位的人生阶段:在大学里从尖子生变成普通一员,在社会中摸索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这种“位置感”的修炼,需要持续校准内心罗盘与外部世界的刻度。

第二句话像浪漫主义的火炬

在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班主任刻意把“爱情”置于“事业”之前,这种反主流排序充满深意。他警惕的或许不是爱情本身,而是人生选择被工具理性异化的危险——当感情变成简历加分项,当婚姻沦为阶层跃迁的跳板,人就会活成自己讨厌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这句话背后,藏着对纯粹性的守护:

保持选择的初心,才能避免成为年轻时最不屑的那类大人。

看似矛盾的两句话,实则构成完整的人生哲学:

既要清醒认知现实位置,又要勇敢守护理想主义。

就像风筝需要牵线才能高飞,而线绳的价值正在于让风筝保持飞翔。

也是高三那一年,班主任在我们人生转折点时,悄悄种下了这对辩证关系的种子。

如今回想,这两句话早已在我的生活中显影:当我在大学小组作业里权衡贡献度时,当我在考研就业的十字路口时,当我在感情与现实的拉扯中..……那个教室里的声音突然变得如此具体。

最好的毕业礼物从来不是即时的答案,而是经得起时间反刍的思考框架。

奔四的我很幸运,生在了一个托举我的家里(精神上最大的托举/从不内耗)……从幼儿园到大学一路上遇到了很好的老师……没有功利进入一段婚姻(其实,没来北京前,这一路上可以被包养、可以借婚姻做跨越阶级的跳板……而我也都做到了与人保持安全距离、【摆正了自己的位置】……)

……

我庆幸班主任的临别赠言,我听懂了……

无论未来会走到哪里,也将毫不犹豫地贯彻执行到底…

可以不结婚(早就做好了不婚的准备)

也可以结婚,但是:要嫁就嫁爱情,绝不将就!

婚姻绝不是生存策略

而是生命体验的组成部分

反正人生这趟单程票,早晚是要一个人走的……

我干杯,生活你随意……

[老师爱你]

[老师爱你]

2025.04.26🖋️諾•BJ

0 阅读:0
晓言的若曦

晓言的若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