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白崇禧的女儿白先慧偷偷跑到桂林,住在一家旅馆,离开前,经理对她说:“

爱吃凉拌菜 2025-04-25 08:48:32

1986年,白崇禧的女儿白先慧偷偷跑到桂林,住在一家旅馆,离开前,经理对她说:“白小姐,你的账不用结了,欢迎常回家看看!”

1986年,白崇禧的女儿白先慧悄悄溜回桂林,住进一家旅馆。临走时,经理笑眯眯地说:“白小姐,你的账不用结了,欢迎常回家看看!” 白先慧是白崇禧的二女儿,1920年代生在桂林,从小在那儿长大。白崇禧是国民政府的大将,打过不少仗,在民国历史上挺有分量。白先慧小时候在桂林过得挺开心,家里有棵桂花树,秋天满院子香气,她和兄弟姐妹常在那儿玩。1949年,内战失利,白崇禧带着家人从香港去了台湾,白先慧也跟着到了台北。后来,她在台湾读完中学和大学,又跑去美国学工程,成了一名高级工程师,日子过得挺稳当。 可1966年,白崇禧在台北去世,白先慧在美国没能赶回来见最后一面,这事儿成了她心里一辈子的疙瘩。白崇禧晚年在台湾过得不太顺,行动受限,经常念叨想回桂林看看漓江,吃吃米粉。这些话白先慧记在心里,一直想着替父亲回去看看,但她身份敏感,两岸关系又紧张,这想法一直没实现。

1986年,大陆拍的电影《血战台儿庄》偷偷传到台湾,白先慧弄到拷贝一看,里面把她父亲塑造成正面角色,她感动得不行,眼泪哗哗地流。这下她下定决心要回桂林。虽然亲戚朋友都劝她别去,说她是“战犯之女”,回去可能有麻烦,但她不服气:“李宗仁的儿子都能回去,我咋不行?”她还写信问李宗仁的原配李秀文,李秀文回信说:“大陆现在欢迎游子回来,你爸的足迹在这儿。”这话给了她很大鼓励。 那时候,两岸关系虽然有点缓和,但白先慧回去还是得小心。她从香港转机,低调到了桂林。她不想惹人注意,先去李宗仁老宅找李秀文聊了聊,又回了白崇禧的故居看看。那棵桂花树还在,她心里五味杂陈。 白先慧在桂林住了几天,挑了漓江边一家老旅馆落脚。她每天早上沿着江边走走,中午找个小摊吃碗桂林米粉,味道跟小时候差不多。她还去了以前上学的小路,虽然路变了样,但回忆还在。旅馆服务员对她特别好,每天送茶问暖,她开始还有点担心身份暴露,后来慢慢放下了戒心。 走的那天,她去退房,服务员说房费已经结了。她正纳闷,经理拿出一张老照片递给她——1947年,白崇禧在漓江边指挥修堤的照片。她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经理笑着说:“白小姐,你的账不用结了,欢迎常回家看看!”这话让她愣住了,随即心里暖暖的,像找到了回家的感觉。

离开前,白先慧装了点桂林的泥土和江边的石头带回去。她回到台湾,把这些分给亲戚朋友,大家一起聊着笑着哭着,剩下的泥土她撒在父亲墓前,说:“爹,我替您回家了。”这次回去,不光是圆了父亲的梦,也让她自己跟故乡连上了线。那张照片和那袋泥土,成了她最宝贝的东西。 对家人来说,这事儿也挺触动人心的。白先慧把桂林的见闻讲给大家听,泥土和石头就像一份实实在在的牵挂,让他们跟远方的根有了联系。她后来还是在台湾生活,但这次旅程让她心里多了一份踏实,也多了一份对家的想念。白先慧偷偷跑回桂林,最后带着泥土和回忆离开,她用自己的方式跟故乡和父亲和解了。她的桂林之行,不是为了啥政治目的,就是想看看老家,替父亲完成个心愿。旅馆经理那句话,却让人觉得特别暖。这事儿跨越了两岸,带着点乡愁,也带着点人情味儿。

0 阅读:314

猜你喜欢

爱吃凉拌菜

爱吃凉拌菜

自我拉扯的孤独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