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南北多歧路,1949年的新中国解放前夕,对广大知识分子来说,又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是追随老蒋逃跑,继续享受优渥的生活,还是留在国内参加建设新中国。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是南渡,还是北归。 在这个紧要的历史关头,胡适却跟随老蒋逃跑了。临走,还抛出了了哪个著名的“面包论”即“美国有面包有自由;苏联有面包没有自由;那边没有面包没有自由。”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一大批知识分子,抛弃了外国的优渥待遇毅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为新中国的添砖加瓦。 可见,胡适不配“大师”称号,他的选择只是为了“面包”,只是为了个人利益,他和当时的知识分子的境界相差甚远。以一言蔽之,他不过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胡适选择南渡也不是有什么政治远见,他跑到美国,美国也不待见他,又跑到台湾。他继续宣扬他的“只要个人的自由,不要国家的自由”,遭到老蒋的反感,称为是“帝国主义的文化买办”,是“民贼”,后来在一次辩论会上他竟然被人气死了。一代“国学大师”的结局令人唏嘘。
人生南北多歧路,1949年的新中国解放前夕,对广大知识分子来说,又到了人生的十字
看潮起潮落中
2025-04-25 06:51:33
0
阅读:23
用户33xxx54
就是个精致利已的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