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3个从街上、城里来的同学 我的小学是在本村村小读的,高中是在本地的乡村中学读的。在我的小学和高中班上,都有从街上或城里来的同学,一共有3位,一个女同学,2个男同学。 我们村比较偏远,交通不便,离区政府所在地板桥坝场有16、17里,只有一条公路通到附近的红岩坝山上,到在东南桥的学校还要下山走3、4里的小路。我们村叫东南村,村边有条镇溪河,河上有桥叫东南桥,东南小学就在桥的东头。 大概是在小学3年级时,那位板桥街上的女同学赖明芳就来到了我们班上。她的眼睛大大的,由于街上条件较好,她身体也长得比较结实,皮肤白白净净的,不像我们农村同学瘦小,面黄肌瘦。她虽是从街上来,但不爱说话,不好动,不张扬,与同学们也没什么交往。 她是学校附近一个院子的农民家亲戚的孩子,在我们学校就读,离家10多里远,不可能每天从家里来回家里去,平时就住在亲戚家,过农家日子,吃农家饭,睡农家床,与亲戚家的孩子相处,也够难为她了,那么小的年纪就要离开父母和家。这个亲戚好像是我们班主任老师几弟兄,也可能是他的哥哥。后来,她毕业离开后,我就再也没见过她了,不知她到哪去了?倒是她的家我们熟悉了,认识了她父亲,他家开了个小商店,我们上街赶场就把东西放在商店里,走的时候再去取。后来,她哥哥娶了我们学校旁边老房子院子的我们家族的一个姑姑为妻。现在,这个姑父和姑姑在镇上当清洁工。 高中时班上有两个从县城来的男同学。一个叫刘冰勇,个子较高,举止斯文。另一个姓吕,是中途来插班的,是体育老师朱德体的亲戚。刘冰勇相对文静内向些,吕同学则要活泼一些,但他俩都与班上同学关系不是很密切,大家都住校,他俩当然也住校。一般城里、街上的学生都比较顽劣、调皮,有的甚至成绩不好不说,还调皮捣蛋,让老师头疼,故而父母把他们送乡下的学校就读。但这两位同学虽是男生,从城里来,但这方面却很好,没有沾上城里学生那种不好的习气。 这3位同学都接受家里的这种安排,适应农村学校较差的学习、生活条件,完成了学业。要是他们在本街上学校或所在城里的学校就读,是不是能这么顺利读完呢? 也许,当时,他们的家长送他们到乡下读书,也是一种无奈之举,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条件好的城里、街上读书呢?好在他们的家长作出了这样清醒理智的决定,让他们顺利走过了一段重要的成长之路。 现在想来,这3位同学及他们家长的选择,对今天人们也颇有启发借鉴意义,人们不能不顾实际一味随大流,总觉城里好,向往城市,看不起农村。就在我读书的时候,我们小学、初中、高中,老师的水平和教学质量,也不比街上、城里的学校差。乡村学校的学习,想必也给这3位街上、城里同学留下了一段难忘而美好的回忆吧?(图/王良炬) 王良炬 2025年4月23日 北京
我的3个从街上、城里来的同学 我的小学是在本村村小读的,高中是
用户良兄
2025-04-24 08:51:04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