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44岁张大千,看上女儿14岁的闺蜜徐雯波。徐雯波红着脸问:“伯父,我拜您为师学画行吗?”哪料,张大千却说:“不用拜师,做我太太,我就教你学画。”
张大千如愿以偿娶到了比他小了30岁的徐雯波,二人婚后的生活十分幸福可也却成为了不少人的茶后闲谈的话题。
对于张大千的行为,很多人将其归结于“老牛吃嫩草”,这样的说法其实是有失偏颇的,毕竟婚姻是两个人的决定,一方是无法强求的,更何况更是徐雯波亲口同意的。
那么这两个原本毫不相关的人为何会走到一起呢?
这段缘分主要归功于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张大千的女儿张心瑞,当时张心瑞与徐雯波是同学,徐雯波原生家庭不幸,父母早亡,所以为了打发时间不让自己看起来那么孤独便学习了绘画。
当时张大千的画技已经十分出名,是众人眼中的绘画大家,对于张大千,徐雯波自然也是知晓了一些,起初她对张大千的认知只是从别人口中听到,要说十分仰慕倒是谈不上。
直到后来,张大千举办会展,徐雯波抱着凑热闹的心情也前去观望,那天可以说是徐雯波十分难忘的一天。
“我从没想到一个人的画技可以这么高超……”
看到张大千的画作之后,徐雯波再也掩饰不住内心的惊叹,自那以后,张大千就成为了徐雯波的“偶像”,只是像张大千那般出名的画家徐雯波是无缘得见的。
可能二人之间真的是有缘分的,徐雯波有一个玩的很要好的朋友,那位朋友就是张心瑞,只是刚开始,徐雯波并不知道自己的好朋友竟然就是张大千大师的女儿。
后来一次谈话,徐雯波才从别人口中得知自己的好友竟是张大千的女儿,这个消息让她又惊又喜,拜访张大千一直是她的愿望,所以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徐雯波找到了自己的好友。
“心瑞,我竟才知道你的父亲竟然就是张大师,我一直都十分仰慕他,你能不能带着我去拜访一下呀?”
听到徐雯波的请求,张心瑞心中有些迟疑,毕竟自己的父亲脾气古怪,若是贸然打扰很有可能大发雷霆,可看着徐雯波那充满乞求的眼睛,张心瑞还是硬着头皮答应了。
“我可以带着你去,只是我父亲脾气不太好,到时候……”
张心瑞还没说完,徐雯波就抢先开口:“放心吧,我一定不惹你父亲生气。”
在徐雯波的满怀期待下,张心瑞将她带到了张大千平时作画的书房外,然后小心翼翼的敲响了紧闭着的房门。
彼时的张大千正因为没有灵感而颇感无奈生气,一听敲门声就打算发脾气,可看到自己女儿身后的女孩儿时,那阴晴不定的脸上突然露出一抹笑意。
“父亲,这是我的好友,她前来拜访您。”
看着秀外慧中,身姿窈窕的徐雯波,张大千眯了眯眼睛,然后一脸和蔼的笑了笑,随后,张大千便拉着徐雯波的小手开始讲起自己的画作,还有一些绘画技巧。
愉快的时光总是很短暂,天色将黑,徐雯波只好带着不舍离开,在她转身离开的那一瞬间,张大千开口说了一句话:“以后没有事情可以常来。”
听到这句话,徐雯波喜出望外,谁不愿意经常看到自己心中的“偶像”呢?后来,徐雯波就时常跟着张大千一起学习,钻研,只是不知不觉间,二人之间的气氛似乎变得不太对了。
那天,徐雯波再次来到张家大宅,她做了一个决定,看着张大千,徐雯波脸颊通红,一脸的纠结:“伯父,我拜您为师学画行吗?”
听到徐雯波突如其来的话张大千先是一愣,随即就沉了脸:“拜师就不必了,不拜师你一样可以跟着我学画画。”
看着张大千一脸的严肃,徐雯波心中发怵,可还是硬着头皮再次进行请求,无奈之下,张大千只好开口说道:“不用拜师,做我太太,我就教你学画。”
原来,在长时间的陪伴之下,张大千与徐雯波之间早就生出了别样的情愫,只是却一直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后来,互通心意的二人在1947年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