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中国篮球名人堂 的座谈会上,我第一次听说1982年冯骥才的小说《爱之上》,当即跟一起激情下单。
我不知道队长看完没有,反正我今天才抽空看完,也明白了为什么要在中国篮球历史与文化座谈会上提起这本书。
女主角肖丽对于篮球运动的态度和热诚,确实很值得今天的篮球运动员重新捡起来。历经朦胧爱情的破灭和终结球员生涯的重伤,肖丽并没有被击倒,而是转型业余体校的女篮教练,用篮球疗伤,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奉献最多的能量。
肖丽并非没有七情六欲的圣人,她没有忘记跟初恋对象的悸动,但在篮球中找到了更多的充实感。小说的最后,肖丽时隔十多年终于跟初恋的重逢,但她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没有拘泥于小情小爱,而是更加明确自己想要的方向。
小说标题“爱之上”,指的也是在男女情爱之上的、对人生事业的热爱。
时代不同,环境不同,强求现在的运动员像小说人物肖丽那样对篮球保持强烈的“忠诚”当然不现实,但大家确实可以对自己的事业再专注一些,尽可能屏蔽一些干扰。业精于勤,荒于嬉,这番话永不过时,也不局限于竞技体育。
2024中国篮球名人堂入堂仪式热点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