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信息不甚畅通的年代,即便是诺贝尔奖得主阿尔文,也难以全面了解遥远东方国度的科学家们的近况。在给中国科学界的信中,他提到了1965年曾访问瑞典的"东方红一号"卫星总设计师赵九章,却不知赵九章已于1968年与世长辞。阿尔文虽然在1963年的访问中与一些中国科学家建立了友谊,但身在瑞典,对中国科学家的具体情况也知之甚少。 尽管如此,阿尔文仍然向中国发出了诚挚的邀请。他在信中提到,自己最近当选为帕格沃什会议的主席,该会议将于1971年在罗马尼亚的锡纳亚举行。阿尔文表示,会议非常重视中国科学家的意见,因为全面了解国际间的问题至关重要。他衷心希望中国科学家能够参加这个会议,并强调中文将被承认为会议的正式语言之一。 阿尔文的来信犹如一股春风,吹拂着中瑞两国科学界交流的大门。随后,瑞典皇家科学院和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于1971年3月17日联名致信中国科学院,表达了通过两国科学院间的交流,恢复两国科学界往来的良好意愿。信中肯定了中国在化学、应用科学及教育改革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提出可以通过交换报告文件和互派代表团的形式,相互了解彼此的科研进展。 中国外交部和中国科学院收到来信后,立即向国务院请示,并就瑞典皇家科学院、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以及阿尔文等瑞典科学界人士的来访申请,提出了处理意见。中国政治界和科学界深知,考虑到中瑞两国的历史渊源和当时中国在国际外交中的地位,应该以交流活动为契机,积极恢复与瑞典科学界的友好关系。因此,中方同意邀请阿尔文夫妇来华进行为期2-3周的友好访问,并主动提出在华期间的费用由中方承担。 然而,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加之中瑞两国多年来在科学领域缺乏交往,中方对瑞典科学界的情况了
在那个信息不甚畅通的年代,即便是诺贝尔奖得主阿尔文,也难以全面了解遥远东方国度的
星瑞看历史
2025-04-22 21:33:4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