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5个日军被八路军堵在窑洞里,拒不投降。哪知八路军指战员曾美嘿嘿一笑

不秃头的历史迷 2025-04-19 23:18:05

1943年,15个日军被八路军堵在窑洞里,拒不投降。哪知八路军指战员曾美嘿嘿一笑:“那就省些子弹,活埋吧!”

对待敌人的心慈手软,就是对待自己人的残酷无情,面相和善的曾美,对于敌人的态度,那就是一个字“狠”!

1937年1月份,曾美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在这所大学里面,曾美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他不仅勤奋努力,还非常的聪明,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正是因为曾美在大学期间的优异表现被组织看重,所以,1937年秋,组织安排曾美来到了山西省的五台山,负责在当地组建抗日根据地。

曾美为人灵活,非常善于发动群众力量。在工作之余,他走街串巷,发动贫苦农民一起组织抗日统一战线。曾美的演讲设身处地为农民着想,也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抗日斗志。

在曾美的宣传鼓舞之下,足足100余人的游击二连在短时间内就得到了成立,曾美的工作成绩可见一斑。

除了组建抗日革命根据地,曾美在对抗日寇的战争中也发挥了非常不一般的勇敢见识。在许多次以少胜多的战役中,曾美都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打出了响亮的抗日旗号。

1939年4月份,此时的曾美担任二分区六大队的政治委员。曾美的灵活性再次得到了体现。曾美的游击队人不多,但是却非常的善战,通过曾美的巧妙用兵,一向嚣张的日军,在面临曾美带领的游击队的时候,却显得有点儿力不从心,甚至提到曾美,日军就开始害怕。

在抗日游击作战中。,美时刻转变战术。他发明了一个又一个新颖地战术。靠着灵活作战,与敌人斡旋,曾美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抗日成绩。其中曾美活埋鬼子的案例更是被记录在史册,至今仍广为流传。

1943年7月份,曾美率领他的部队又一次打赢了日军。但是不肯死心的日军残留部队依然时不时地会搞偷袭活动。

这天晚上,一支30余人的日寇分队准备偷袭我方部队,然而很快就被游击队员发现。在围追堵截中,15名日军当场身亡,另外15名见势不妙,逃到了一处窑洞里面,再也不肯出来。

我军向来对待战俘是非常优待的政策,也支持人道主义政策,但是在窑洞里的日军却十分倔强,坚持不肯投降。

这个时候,曾美做了一个决定,“既然不肯投降,那就活埋吧,还可以省点子弹。”面对曾美这个决定,手下的人却不敢第一时间行动,因为此次行动显然违反了军政纪律。

曾美可是以聪明和灵活著称。只见他哈哈一笑,“对待战俘,我们自然是优待的,可是这15个可不是战俘,他们是不肯投降的。对于这样的敌人,我们此时不杀,更待何时?”

在曾美的一番解说之下,战士们蜂拥而上,用黄土你一铲我一铲,就把窑洞给埋了起来,而这15名日军被活活地埋死了。

这就是曾美,对待敌人,总是如严冬一般残酷,从来不肯留一丝余地。而他的这项破坏纪律的违规行为却受到了嘉奖,这件事情也得到广泛流传。这就是灵活作战政策,曾美的做法,值得提倡!

0 阅读:65
不秃头的历史迷

不秃头的历史迷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