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1,16岁的张作霖落了难,沿街乞讨,寡妇看他英俊,一把拽到卧房,撩开衣襟,抽出一块腰牌,说到:拿着,以后来我这方便! 1891年,张作霖才16岁,日子却已经苦到骨头缝里了。他出生在奉天省海城县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农民家里,1875年3月19日落地,家里靠种地糊口。爹张永贵是个老实庄稼汉,平时除了下地,还在村头弄了个小杂货铺,卖点针线啥的补贴家用。娘操持家务,带着四个孩子过日子,张作霖排行老三,上面俩哥哥,下面还有个妹妹。日子虽穷,但一家人凑合着也能过。 可这平静日子没撑多久。1888年,张作霖13岁那年,他爹张永贵让人给收拾了。那天秋天,张永贵在杂货铺后头摆了个小赌摊,想多挣几个钱,结果几个输红眼的赌徒找茬,说他出老千。推搡中动了手,第二天这帮人就在村外拿棍棒刀子堵住了张永贵,一顿收拾后,他没挺过来。爹死了,张家彻底塌了天。娘带着几个孩子投奔外祖父家,可外祖父家也穷得揭不开锅,一家子挤在破屋子里喝稀粥。 到了1890年,张作霖15岁,实在熬不下去了。他跟二哥合计着给爹报仇,弄了杆破土枪,晚上摸到仇人家,想干一票大的。结果手抖枪响,崩错了人,二哥被抓,张作霖跑了。从那以后,他成了通缉犯,不敢回家,跟娘说了声就跑路了。背个破麻袋,瘦得像根柴,冬天风一吹,他在田埂上晃悠着就没了影。 1891年,张作霖16岁,彻底成了流浪汉,在奉天府附近晃荡。那时候他瘦得皮包骨,满身泥巴,裹着破棉袄沿街讨饭。有一天晚上,饿得不行,闻到一户人家飘出玉米饼的香味,翻墙进去偷了两个饼子。刚塞怀里,屋里人出来了,是个寡妇,姓孙。她没骂他也没打他,反倒问他咋回事。张作霖一五一十说了自己的倒霉事:爹被杀,报仇没成,家里散了,如今讨饭。孙寡妇听完,叹了口气,把掉地上的饼子捡起来递给他,说家里缺人手,让他留下来干活,管饭。 张作霖就这么在她家落了脚。白天扛锄头下地,晚上劈柴挑水,把活干得利索。孙寡妇是个独居的女人,男人死了好些年,守着几亩薄田过日子,人挺和气。见张作霖勤快,她对他不薄,常多做点吃的放桌上。张作霖呢,也不是白眼狼,干活卖力,把田里院里收拾得板板正正。时间一长,孙寡妇对他有了点信任,家里事都交给他打理。 说到那块腰牌,这事得细说。孙寡妇给张作霖腰牌,不是啥浪漫故事,也不是啥大人物的信物。1891年那会儿,张作霖在她家干活,孙寡妇看他老实又机灵,有天从怀里掏出块木头腰牌给他。这腰牌是她男人留下的,上面刻着些记号,当年她男人干过点跑腿的活,跟村里一些混混头子有点联系。孙寡妇给张作霖这东西,意思是让他拿着,以后在外头混日子,能多个方便。她没啥大背景,就是个苦日子里的普通女人,但这腰牌对张作霖来说,是个念想,也是个小保障。 张作霖在孙寡妇家待了一年后,听说清军马队招人,扛着铺盖就去了。他从扛枪的小兵干起,凭着胆大心细,几年工夫混成了伍长,手下管几十号人。发了饷,他没忘孙寡妇,常回去看她,带点米面肉啥的。1905年,他混出点名堂,当了马队队长,管几百号骑兵,算是有钱了。第一件事就是把孙寡妇接到奉天府城里,给她买了个小院,种上花草,还请了丫鬟伺候。过年过节,他亲自上门,陪着吃饺子,院里石桌上总摆着他捎来的点心。 到了1920年,孙寡妇七十多岁,病得不行了。张作霖扔下军务跑回去,守在炕边喂药。她走那天,拉着他的手说了句“我知足了”,就没了气。张作霖跪那儿哭得不行,后来花大钱给她办了葬礼,披麻戴孝送她下葬,墓碑上刻了她的名字。从一个讨饭小子到东北王,张作霖这一路全是自己闯出来的,可孙寡妇当年的收留,他一辈子没忘。 这腰牌的事,咋说呢?它不是啥金光闪闪的宝物,也没直接让张作霖飞黄腾达。但1891年那会儿,孙寡妇给他的不光是块牌子,更是个活下去的盼头。她没啥惊天动地的身份,就是个苦哈哈的寡妇,可她那点善意,给了张作霖喘口气的机会。他后来的路,全靠自己拼,但这起点,孙寡妇功不可没。 张作霖这人,讲义气,混得好不忘旧恩。他从流浪汉到东北王,靠的是狠劲和脑子,可孙寡妇那块腰牌,多少给了他点底气。1891年的冬天,他饿得要死时,是孙寡妇拉了他一把。这事听着没啥传奇味,可接地气得很。张作霖不是啥正面英雄,早年报仇还干过糊涂事,后来当东北王也净忙着争地盘,但他对孙寡妇的这份情,没得挑。 孙寡妇在张作霖人生里,算不上啥大角色,却是个关键的坎。她没教他打仗,也没给他金山银山,但她给了他一口饭吃,一块腰牌傍身,最重要的是让他觉得自己还能混下去。张作霖后来的成就,跟这腰牌没啥直接关系,可要没这顿饭,没这块牌,他兴许早饿死街头了。
1891,16岁的张作霖落了难,沿街乞讨,寡妇看他英俊,一把拽到卧房,撩开衣襟,
爱吃凉历史
2025-04-19 19:53:46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