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北大教授梁宗岱,拿出全部家当3万块帮名伶赎身。妻子沉樱正怀3胎,得知

花开富贵坊 2025-04-17 14:19:56

1942年,北大教授梁宗岱,拿出全部家当3万块帮名伶赎身。妻子沉樱正怀3胎,得知后,扔下诀别字条,带着2个女儿转身离去! 一九四二年深秋,广西百色的戏院里锣鼓喧天。台上二十二岁的粤剧花旦甘少苏正唱着《午夜盗香妃》,水袖翻飞间眼波流转。 台下前排坐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人,手里的茶早凉透了都没发觉——这人正是北大教授梁宗岱,原本是回老家给父亲奔丧的,哪想到戏台子上的惊鸿一瞥,竟让他把魂儿都丢在了戏院里。 梁宗岱,那可是民国文坛响当当的人物。十六岁就被称作"南国诗人",二十八岁当上北大教授,翻译的莎士比亚诗集让多少读书人如痴如醉。 可就是这么个才高八斗的主儿,在感情上却是个实打实的糊涂蛋。前脚刚把怀孕的妻子气跑,后脚就掏空家底给戏子赎身,这事儿搁现在都能上热搜。 时间倒回十年前,北平的春天。刚留洋回来的梁教授在诗会上遇见个穿月白旗袍的姑娘,鹅蛋脸上架着圆框眼镜,说话轻声细语却句句透着才气。 这便是后来让他又爱又悔的沉樱。那时的沉樱刚结束一段包办婚姻,在中学教书之余写小说,笔下的爱情故事缠绵悱恻。两个文艺青年一见如故,从雪莱聊到徐志摩,从巴黎左岸说到北平胡同,没多久就私奔去了日本。 小两口在东京郊外赁了间木屋,门前种着紫藤,窗下淌着溪水。梁宗岱翻译歌德的《浮士德》,沉樱就伏案写她的《某少女》。 傍晚时分,两人常牵手去海边散步,潮水把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这般神仙日子过了整一年,直到沉樱怀上大女儿才回国办婚礼。亲朋好友都说,这才子佳人算是修成正果了。 可惜好景不长。梁教授骨子里还是老派读书人的做派,觉着女人嫁了人就该相夫教子。沉樱生完二胎还要熬夜写稿子,他就摔茶杯:"你写的这些情情爱爱能当饭吃?"沉樱也不示弱,抱着稿纸往书房一躲就是半宿。日子久了,当初的柔情蜜意都成了鸡零狗碎。 转机出现在一九四二年秋天。梁父病故,沉樱挺着七个月的肚子不便奔波,梁宗岱便独自回广西治丧。守灵那几日他心烦意乱,被朋友拉去看戏散心,谁知这一看就看出事来。 台上扮相凄楚的甘少苏唱着悲苦身世,台下梁教授听得眼眶发热——这姑娘九岁被卖进戏班,十五岁遭人下药霸占,如今又被国民党军官强占作妾,活脱脱现实版杜十娘。 梁教授这人心软起来是真要命。他连着半个月往戏园子跑,又是送诗集又是写情诗,还拍胸脯说要帮甘少苏赎身。 军官钟树辉哪受得了这个?带着兵痞把梁教授堵在巷子里痛揍。鼻青脸肿的梁宗岱反而来了劲,变卖藏书凑足三万大洋,愣是把甘少苏从火坑里捞了出来。 消息传到重庆时,沉樱正给大女儿缝衣裳。报纸上斗大的标题"北大教授为戏子豪掷千金",配着梁甘二人并肩而行的照片。 她摸着隆起的肚子呆坐半晌,忽然起身收拾行李。两个女儿的小衣裳、没做完的针线活、梁宗岱送的法文原版书,统统塞进藤箱。最后铺开信纸,抖着手写下"此生永不复见"六个字。 等梁宗岱带着甘少苏赶回家,屋里早没了人影。茶几上摆着冷透的龙井,窗台上养的水仙开得正好,衣柜里还挂着沉樱最爱的那件绛色旗袍。 梁教授攥着诀别信瘫坐在门槛上,耳边嗡嗡响着沉樱说过的话:"你要的不过是笼中雀,可我是要翱翔九天的鹰。" 往后的日子就像泡在黄连水里。甘少苏倒是温柔体贴,可梁宗岱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夜深人静时,他常翻出沉樱翻译的茨威格小说,闻着书页间若有若无的茉莉香——那是沉樱最爱用的头油味道。 五七年他被划成右派,蹲牛棚时还在念叨:"沉樱译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该出版了吧?" 海峡那头,沉樱带着三个孩子在台北艰难度日。 白天去中学教国文,晚上接翻译活计,煤油灯常常亮到后半夜。有出版商劝她写回忆录,她总摇头:"陈年旧事,不提也罢。"倒是对梁宗岱的译作格外上心,书店里见着新出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总要买来在扉页写句批注,仿佛那人就坐在对面等着探讨。 八三年春,广州木棉花开得正艳。病榻上的梁宗岱握着泛黄的照片,照片里的沉樱穿着月白旗袍,在东京的樱花树下回眸浅笑。 守在一旁的甘少苏默默退出病房,她知道,这个陪了她四十年的男人,最后一刻念着的还是那个决绝的背影。 窗外忽然飘进几句粤剧,是街边收音机在放《帝女花》。"落花满天蔽月光,借一杯附荐凤台上..." 婉转的唱腔里,梁宗岱的手渐渐松了,照片滑落在雪白的床单上。 而此时太平洋彼岸,沉樱正伏案校对最新译作,台灯把她的白发染成金色。风起时,案头的茉莉花轻轻摇晃,仿佛谁在叹息。 主要信源:(澎湃新闻——梁宗岱:在时光唧唧的机杼上,织就那活泼泼的衣裳)

0 阅读:8
花开富贵坊

花开富贵坊

感谢各位的关注与支持,期待与您共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