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春天,景德镇热闹的瓷器一条街上,一家老字号瓷庄里,一个躲了近二十年的叛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2025-04-08 21:22:01

1950年春天,景德镇热闹的瓷器一条街上,一家老字号瓷庄里,一个躲了近二十年的叛徒终于露了面。

他是瓷器店的掌柜,人称“陈老板”,但真正的名字叫陈敬斋。

二十年前,他亲手出卖了邓演达,换来一袋银元,却再没能睡过一个安稳觉。

陈敬斋是江西都昌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小时候家里有些积蓄,送他读过几年私塾。

可惜家道中落,日子一年不如一年,他只好辍学。

后来跑去广州,靠人介绍进了黄埔军校四期。

那年是1926年,全国正闹革命,军校里学生都讲打倒军阀,救国救民,他也跟着喊口号,但其实心里想的还是将来有口饭吃。

黄埔毕业后,他在国民党里混了一阵子,后来听说共产党那边“理想高远”,又往那边挤了挤。

可两边都没能给他安排实职,他又跑到第三党里钻了个空子。

这第三党,全名叫“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是个左右摇摆的派别,反蒋,也反苏,干什么都讲个“中间路线”。

陈敬斋进第三党也不是奔着理想去的,他想着组织上肯定能包吃包住。

头一年还行,领了几笔生活费,但他嘴馋手松,花钱如流水,几次伸手要钱都碰了钉子。

有人说他酒色财气都占,老是出入舞厅,还跟人打过几场架。

1931年5月,蒋介石下了命令,要抓邓演达,开出的赏金是二十万大洋,有些记载说是三十万。

这个价码在当时能在上海买两条弄堂,消息一出来,不少人动了心思,陈敬斋就是其中之一。

他在上海混得不如意,又被调离岗位,心里窝火。

这时候听说邓演达要在上海召开一次干部秘密会议,他立马打起算盘。

他私下联系了国民党特务,说手里有“重要人物的活动情报”,可以换钱。

为了拿到确切情报,他先跑去找了第三党的关系人,说自己“浪子回头”,希望重回组织。

老熟人看他态度“诚恳”,就带他一块儿去参加秘密会议,会议地点在愚园坊一间老公寓,出入都很谨慎,门外还安排了警戒。

当天晚上,陈敬斋装作肚子疼,说要出去买药,他一离开,立刻奔特务站,把具体地址和进出安排交代得清清楚楚。

没过几个小时,上海特务就带人把愚园坊围了个水泄不通,邓演达和12位干部当场被捕。

这起抓捕案震动很大。邓演达是第三党的实际领袖,背景深厚,曾是黄埔军校的教官,在国民党左派阵营中地位极高。

被捕之后,国民党方面先软后硬,派人去劝降,还许诺给他副总司令的职位。

他断然拒绝,说:“蒋氏卖国投敌,我岂能同流合污?”

过了半年,1931年11月29日,邓演达被秘密押往南京麒麟门外的沙子岗,被特务枪杀。

消息出来,全国震惊,宋庆龄、何香凝等进步人士公开谴责蒋介石,说他“草菅人命”,国外也有不少舆论批评南京政府手段残忍。

至于陈敬斋,事情办完,他只拿到了1万元赏金,国民党并没有兑现最初说的数额,还把他的出国申请驳回。

有人说,国民党高层根本看不起这种“出卖老东家”的人,认为他靠不住,只给了点封口费打发。

他意识到自己被抛弃了,不敢留在上海,悄悄回到老家景德镇,化名“陈福林”,开了一家瓷器店。

瓷器生意是他祖上留下来的手艺,店铺叫“利兴福”,开在景德镇南门街一角。

他天天站柜台,接待客人,一副本分商人的模样,但街坊邻里都说他性子怪,不跟人多说话,也不参加本地的商会活动。

1949年景德镇解放。新政权接管地方,开始清查历史积案。

农工民主党的一位老党员向法宜,就是邓演达的老部下,一直没忘这笔账。

他接到党内通知,说可以协助公安机关调查历史反革命分子,便主动申请前往景德镇。

他一到当地,走街串巷打听消息,发现“利兴福瓷庄”这位掌柜的很可疑,一打听出生地、过往经历,再看长相,越看越像。

他悄悄联系了江西省公安厅,公安厅向中央报告。

1950年2月,周恩来总理在批示中写道:“务必要活捉陈敬斋,核实身份,依法处理。”

1950年3月8日早上,公安干警乔装成外地商人,走进利兴福瓷庄,说要定制一批高档瓷器做礼品。

掌柜热情接待,还带他们进后院看样品。

公安在确认面容后,立刻出示证件,将其当场控制,陈敬斋开始大喊“抓错人了”,说自己叫陈福林,是本地商人。

警察不理他,把他带回公安局,到了局里,对照当年的军校照片、叛变记录、供词材料,一项项核对下来,完全吻合。

他沉默良久,叹了口气,说:“我就是陈敬斋。”

案件移交北京军事法庭,1950年4月25日公开审理。

出庭的有邓演达当年的秘书、被捕后幸存的干部、第三党的骨干人物。

陈敬斋试图为自己开脱,说当年是被逼的,说“生计困难、情势所迫”,但没人相信。

公诉人当庭指出:“你不是出于恐惧,而是主动通风报信,换取赏金。”法庭最终判定他“叛国投敌,致革命干部遇害”,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审判那天,法院外站满了旁听群众,有人举着写有“叛徒伏法,慰烈士英魂”的横幅,当天下午,他被押赴刑场枪决。

0 阅读:75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深入浅出,从另一个角度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