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2年,郑成功在外打仗得知,自己20岁的儿子郑经跟35岁的乳母生下孙子郑克臧

爱吃凉历史 2025-04-07 18:49:43

1662年,郑成功在外打仗得知,自己20岁的儿子郑经跟35岁的乳母生下孙子郑克臧。郑成功知道后,当场直喷鲜血,怒吼道道:“发妻董氏、乳母陈氏和儿子郑经,全部都给杀干净!” 郑成功这人,命挺硬,生在1624年,地点是日本九州平户,爹是海上混出来的大佬郑芝龙,妈是日本人田川氏。小时候在日本待了几年,七岁才跟爹回福建。郑芝龙靠海上贸易发了家,手下船多得能堵港口,势力横跨中日两地。可惜1644年清军入关后,郑芝龙投了清,郑成功却不干,带着老爹的旧部在福建沿海扯旗抗清。从那以后,他跟清军杠上了,成了南明的中坚力量。 他打仗靠的是沿海税收和东洋商路,日子过得紧巴巴,但意志硬得像石头。1657年开始,他带着队伍北伐江浙,南征闽粤,折腾了好几年。1661年,他下决心收拾荷兰人,带着大船渡海打台湾,把荷兰殖民者赶跑了。这事儿干得漂亮,台湾从此有了新气象,他也成了历史上的大人物。可惜事业做得再大,家里的事儿却管不住,1662年这封家书,差点把他气死。 郑经是郑成功的大儿子,1642年生的,从小脑子挺灵光,大家都觉得他能成才。可惜郑成功常年在外打仗,家里就靠董氏管着。董氏是个好女人,贤惠得不行,但对儿子太惯着了,郑经慢慢就野了。他爹在前线拼命,他倒好,20岁就跟家里35岁的乳母陈昭娘搞乱七八糟的关系,还生了个郑克臧。这事儿要是放在现在,也是头条新闻级别,丢人丢到家了。 董氏是郑成功的正妻,家里条件不错,人也温柔,就是管儿子没章法。她把郑经宠得没边儿,压根没想过这会惹出大祸。陈昭娘呢,是郑经弟弟郑睿的乳母,比郑经大15岁,长得还行,性格老实。她在郑家干活儿,跟郑经接触多,可能就稀里糊涂地走到一块儿去了。这俩女人,一个没管住儿子,一个没守住本分,最后都摊上了大事儿。 1662年,郑成功在台湾忙着跟清军周旋,一天早上收到家书。他还以为是啥好消息,结果一看,里面写着郑经跟陈昭娘的破事儿,孩子都生出来了。他气得当场吐血,手抖得跟筛子似的。郑经20岁,陈昭娘35岁,这年龄差加上身份差距,搁谁身上都咽不下去这口气。更别提郑成功在外扛着抗清大旗,家里却出了这种丑闻,军心民望还怎么保? 他气炸了肺,觉得这事儿不光是家丑,还可能毁了他苦心经营的基业。郑家世代靠名声吃饭,儿子干出这档子事儿,传出去不得让人笑掉大牙?他当即下令,把董氏、陈昭娘、郑经还有小崽子郑克臧全杀了,一个不留。这命令听着狠,可在当时,他眼里只有家族名誉和抗清大局,容不得半点污点。 命令传回福建,郑泰接了信却没急着动手。这家伙是郑成功的堂兄,平时挺稳重。他觉得郑成功这是气昏了头,杀自己老婆儿子孙子,怎么看都不像正常人干的事儿。他拖着没执行,想着劝劝郑经回头是岸。可这时候,郑家大宅里已经乱成一锅粥了,底下人议论纷纷,谁也不知道下一步会咋样。 郑经这边听到风声,知道老爹要杀他,脸色铁青。他可不是坐以待毙的人,立马找来几个心腹,开始合计怎么保命。他觉得自己翅膀硬了,凭啥听老爹摆布?福建那边,他有点人马,索性就打算跟郑成功对着干。这小子从小被惯着,压根没学会服软,现在直接撕破脸,家里这摊浑水算是彻底搅开了。 消息传到台湾,郑成功正在营里忙着安排军务。听说郑经要反,他气得又吐了口血。这几年他东奔西跑,身体早就垮了,家里再这么闹腾,真是雪上加霜。他坐在那儿喘不上气,手里的笔都拿不住了。1662年6月23日,他撑不住,倒在床上走了,年才39岁。临死前,他手里还攥着军令,外面海浪哗哗响,像在给他送行。他这一走,抗清的事儿交给了郑经,可这开头就带着丑闻,能好到哪儿去? 郑经后来接了老爹的位置,站在台湾城头看着海,心里估计也五味杂陈。他带着郑成功的基业往前走,可家族这裂痕是补不下了。郑成功打了一辈子仗,功劳不小,却被儿子坑得晚节不保,想想都让人唏嘘。

0 阅读:157
爱吃凉历史

爱吃凉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