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俄总理回国,逐字汇报中方表态,普京听后松了口气,石头终于落地

俄总理米舒斯京结束两天访华行程返回莫斯科。在俄联邦安全会议上,米舒斯京逐字复盘与中方的会谈全部内容,从战略共识到务实合作

俄总理米舒斯京结束两天访华行程返回莫斯科。在俄联邦安全会议上,米舒斯京逐字复盘与中方的会谈全部内容,从战略共识到务实合作细节无一遗漏。当听到中方明确表态“维护好、巩固好、发展好中俄关系是双方的战略抉择”时,普京紧绷的神情终于舒展,悬在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地。

普京主持会议

米舒斯京率团抵华后,先在杭州与中方共同主持中俄总理第三十次定期会晤,次日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同中方高层会面。

此次行程既是中俄高层交往常态化的延续,更是复杂环境下深化战略协作的关键。这场访华被普京评价为“非常及时、内容充实且十分有益”。

今年以来,美西方对俄遏制围堵层层加码,能源限价、金融制裁、军事施压接踵而至,俄罗斯内外承压。同时,中美博弈加剧,特朗普政府在釜山会晤中,试图裹挟中国介入俄乌冲突,还以加征关税相威胁,要求中方减少俄油进口。在此背景下,普京迫切需要通过高层互动,确认中俄关系走向。

事实上,中俄关系早已筑牢“压舱石”。今年两国元首已在莫斯科、北京举行两次会晤,就战略性问题深入谋划,构建起“元首引领、总理推进、分委会落实”的多层协调体系。此次米舒斯京访华,正是对元首共识的具体落地。

会谈中,中方明确中俄关系在“风高浪急的外部环境中笃定前行”,既回应俄方关切,更彰显不受外部干扰的战略定力。不同于美方的施压胁迫,中方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处理中俄关系完全基于自身判断和两国人民利益,这让俄方倍感安心。

米舒斯京首站到访杭州

务实合作领域的丰硕成果,更让俄方吃下“定心丸”。双方签署的联合公报明确,将扩大相互投资,深化能源、农业、航空航天等传统领域合作,同时挖掘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新业态潜力。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两国商定在俄远东建设农业合作试验示范区,推动机械设备、汽车等领域投资落地,助力俄罗斯优化经济结构,降低对能源出口的依赖。

数据显示,2023年中俄贸易额超2400亿美元,目前推进的大型投资项目约80个,总金额超2000亿美元,俄各地区与中国地方签署的直接合作协议达117项,这样的规模与深度,俄罗斯与其他国家无可比拟。

金融领域的突破同样关键。2025年前三季度,中俄贸易中人民币结算比例已超95%,有效规避了美元霸权带来的制裁风险,更重塑了俄罗斯经济金融战略。此次财长对话中,双方进一步约定深化银行业、证券业合作,推进会计审计监管等效互认,为贸易投资营造更优环境。

同时,在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多边框架下,中俄将加强协调,推动全球治理改革,为俄罗斯争取更多国际话语权。

满洲里见证中俄进出口贸易

普京之所以“松了口气”,不仅因中俄关系稳固超出预期,更因访华成果为俄罗斯应对内外挑战提供了切实支撑。

外部层面,美西方制裁持续,但中俄合作让俄罗斯拥有了更广阔的市场和可靠伙伴,能源、粮食等关键领域出口有了保障;

内部层面,中方的投资与技术合作,将为俄罗斯新兴产业注入动力,中国“十五五”规划与俄经济战略的对接,更将开辟合作新空间。米舒斯京带回的,不仅是中方的坚定表态,更是实打实的机遇与安全感。

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储备

从宏观视角看,中俄战略协作既符合两国根本利益,更对世界和平发展意义重大。百年变局下,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中俄坚持相互支持、深化务实合作,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了典范。

两国在核心利益上的互信、多边框架下的配合,能有效对冲全球不稳定因素,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动力。中俄战略协作早已超越双边范畴,既是应对外部压力的战略选择,更是维护全球战略平衡的重要力量。

此次米舒斯京访华,让普京悬着的心落了地,也让世界看到了中俄关系的坚不可摧。未来,只要双方坚守战略互信、落实元首共识,中俄关系就一定能在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中行稳致远,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而对于那些试图遏制中俄、破坏秩序的势力而言,这也是有力的回应:任何外部施压都无法动摇中俄合作的决心,更无法阻挡两国共同发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