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乌克兰美女嫁给了大他十几岁的山西小伙,乌克兰战争期间,小伙带着他的妻子登上了回中国的飞机,连丈母娘也跟着回了老家。到了之后不仅没有水土不服,反而大开眼界,直呼:“舍不得走了!” 2022年2月的一天,徐温站在乌克兰哈尔科夫市的窗前,望着远处不断传来的爆炸声和硝烟,心情无比沉重。他转头看向身旁收拾行李的妻子卡丽娜和岳母娜塔莎,知道这次回国的决定,将彻底改变三人的命运。 回想起他与卡丽娜的相识,徐温总是忍不住微笑。那是2018年的万圣节,徐温当时作为上海公司的员工被派驻乌克兰,因为不懂俄语,在参加节日活动时迷了路。他用仅会的一句俄语向一个年轻女孩问道:"厕所在哪里?"没想到对方直接用流利的中文回应:"你会说俄语吗?"这一问,让徐温欣喜若狂。 卡丽娜出生在乌克兰哈尔科夫,从小学习优秀。大学期间,她对中文产生了浓厚兴趣,甚至参加了孔子学院的课程作为辅修专业。2019年,她通过交换生计划来到安徽大学学习了三个月,这段经历让她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更深的向往。回国后,她努力考取了汉语六级证书,准备将来申请中国大学的硕士学位。 在那次偶遇后,徐温找借口向卡丽娜请教俄语,两人的联系逐渐密切。每次学习时,徐温都会被这个年轻女孩的自律和优秀所吸引。尽管年龄相差一轮多(徐温1987年生,卡丽娜2001年生),但他还是鼓起勇气向她表白。徐温经常带着鲜花和礼物去看望卡丽娜,慢慢打动了她的心。 然而,卡丽娜的母亲娜塔莎最初并不支持这段跨国恋情。她担心自己心爱的女儿嫁到远方会遇到各种困难。为了获得岳母的认可,徐温常常到卡丽娜家帮忙做家务、干农活,用行动证明自己的真心。通过不懈努力,他最终赢得了娜塔莎的信任。 2021年,在双方父母的祝福下,徐温和卡丽娜在乌克兰领取了结婚证。同年6月,他们前往土耳其度蜜月,在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漫步,在卡帕多西亚的洞穴酒店度过了难忘的夜晚。新婚的他们本计划短期内不回中国,因为卡丽娜还没毕业,徐温在乌克兰也有工作。 谁知计划赶不上变化,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哈尔科夫成为战火中心。一家人生活陷入困境,物价飞涨,断水断电。中国大使馆组织第一批撤侨时,名额有限,只能徐温一人回国。面对这个选择,徐温坚定地表示:"夫妻就要同甘共苦,我要留下来和妻子一同面对。" 幸运的是,中国大使馆很快安排了第二批撤侨,这次允许带上亲属和亲属父母。徐温不仅可以带卡丽娜回国,还能带上岳母娜塔莎。卡丽娜的父亲作为乌克兰壮年男丁不能离境,只能留下。娜塔莎流着泪告诉女儿:"嫁给中国女婿真是你做过的最好决定。" 2023年的春节,卡丽娜第一次在中国贴春联、发红包,体验着中国传统节日的热闹氛围。回想起一年前刚到山西的日子,她不禁感慨万千。那时候,她和母亲娜塔莎还对这个东方国度充满了未知和担忧。 从沈阳隔离结束后,娜塔莎独自坐上了前往山西的高铁。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乘坐高铁,透过车窗看着飞速掠过的风景,她惊讶于中国交通的发达。到站后,她按照女儿通过视频指导的方法,成功买票转乘,终于抵达了女婿家乡。 当娜塔莎踏入山西农村的那一刻,所有对中国落后农村的刻板印象顿时崩塌。她原本以为中国农村还停留在黑白电影时代,上厕所是旱厕,生活条件艰苦。然而眼前的景象让她目瞪口呆——徐温家里不仅有马桶、洗衣机等现代家电一应俱全,田间地头的农药都是用无人机喷洒的。 为了不给女婿家添麻烦,娜塔莎主动承担起家务活,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甚至下地干农活。看到丈母娘这么辛苦,徐温总是连忙接过她手中的活:"妈,您是客人,不用做这些。"但娜塔莎坚持道:"我不能光吃不做,这也是融入你们家的方式。" 慢慢地,娜塔莎学会了骑电动车出行,尝试烤肉、烧饼、小龙虾等中国美食,连麻将都快上手了。 而卡丽娜也在适应新生活的同时,没有放弃自己的学业。她通过网课继续学习,2022年成功拿到了乌克兰大学的毕业证。 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徐温开始尝试拍摄视频记录他们的生活,开设了"乌克兰媳妇卡丽娜"的账号。这个决定意外地取得了成功,账号很快积累了几十万粉丝,靠着自媒体收入,他们的生活变得宽裕起来。后来,他们还尝试销售本地冬枣创业,虽然遇到同行恶意举报、天气影响收成等困难,但这些挑战反而激发了他们的斗志。 随着收入提高,他们开始带着娜塔莎游览中国各地,从青海到哈尔滨,从西安古城墙到博物馆,让她体验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和美景。这些旅行深深震撼了娜塔莎,她常常感叹:"在中国每天都有新发现,真是不想离开了。" 然而,2022年8月,思乡情切的娜塔莎还是决定先去俄罗斯看望儿子。本以为她会在儿子那里安顿下来,没想到一周后,她竟悄悄回到了战火中的乌克兰哈尔科夫。徐温和卡丽娜只能定期寄钱回去,祈求她平安无事。
2021年,乌克兰美女嫁给了大他十几岁的山西小伙,乌克兰战争期间,小伙带着他的妻
鹏天玩转旅游
2025-03-10 22:39:5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