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抗美援朝的4位高干子弟∶1、毛岸英:毛主席的长子(壮烈牺牲)2、匡裕民之子:

鹏天玩转旅游 2025-03-02 21:38:52

参加抗美援朝的4位高干子弟∶1、毛岸英:毛主席的长子(壮烈牺牲)2、匡裕民之子:志愿军炮兵司令部副司令员的大儿子(无名英雄,壮烈牺牲)3、田明升:开国中将田维扬的之子((重伤残疾,失去了一条腿)4、颜邦翼:颜伏少将之子(平安归来) 1952年的朝鲜战场,在志愿军第七师指挥室内,上演了一幕催人泪下的场景。一名普通战士站在指挥官面前,眼含热泪地说:"父亲,我是您儿子啊,我是颜邦翼,我终于找到您了!"第七师师长颜伏惊讶地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掏出的照片,辨认出了这位已有十多年未见的儿子。父子俩紧紧相拥,这段战场相认的故事,正是抗美援朝中高干子弟参战的缩影。 1950年,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不断北进,新中国面临严峻威胁。为保卫来之不易的和平,党中央作出抗美援朝的重大决策,数十万中华儿女组成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在这支浩荡大军中,有不少高级干部的子女,他们没有借口特殊身份逃避战争,而是主动请缨,奔赴前线。 颜邦翼自小就没见过父亲,长大后才知道父亲颜伏一直在为国家革命事业奋斗。怀揣寻父之心,颜邦翼却不幸被国民党抓去当了壮丁。但他没有屈服,而是发动起义,带领战友投奔解放军。1951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他毫不犹豫地随部队赴朝参战,负责后勤物资运输工作。机缘巧合下,他从战友口中得知,自己日夜思念的父亲就在兄弟部队担任炮兵第七师师长。 那一刻,颜邦翼的心情无比激动,立即前往父亲的指挥室相认。颜伏看到儿子后,既惊讶又欣慰:"虽然我们才相认,但你能自己来抗美援朝,我作为父亲,十分欣慰也十分骄傲,你是好样的!"战况紧张,父子相聚时间短暂,他们约定要一同击退敌人,待战争胜利后回到家乡团聚。 与颜邦翼不同,田明升的故事则是另一种战场考验。他的父亲是开国中将田维扬,彭德怀的得力爱将。田维扬一生征战沙场,对不起妻儿,与家人二十年未见,直到1949年才回到家乡与儿子田明升相认。朝鲜战争爆发后,田明升主动申请参战。因身份特殊,领导征求了田维扬的意见。田维扬闻讯大笑:"这才是我田维杨的儿子!就让他去吧,不必特殊安排,我也希望能看见他有所成就!" 田明升如父亲期望那样,上了战场就英勇冲锋,永远冲在最前面。正如当年领导们看到他的表现后赞叹:"虎父果然是无犬子啊!"然而,战场无情,在一次艰难的攻坚战中,他被炮弹击中,昏迷倒下。醒来后,田明升发现自己的一条腿已被截肢,但他第一个问题却是:"医生,那场战争最后胜利了吗?" 1953年,抗美援朝结束后,毛主席亲自接见了英雄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他拉着这位失去儿子的母亲的手,说了一番感人肺腑的话:"我失去了一个儿子,你也失去了一个儿子,我们一样悲痛,但我们始终要记得,他们牺牲的光荣。"这句话背后,是毛主席作为国家领导人和普通父亲的双重心情。 他提到的这个儿子,正是1950年在朝鲜战场牺牲的毛岸英。毛岸英1922年出生,幼年时因父母投身革命,他随母亲杨开慧在监狱里度过了一段艰难时光。后来被党组织送往苏联,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期。面对苏联卫国战争的残酷考验,尽管有不让中国孩子服兵役的规定,毛岸英仍坚决要求上战场。他的坚持感动了斯大林,特意赠送了一支手枪表示敬意。 1946年,毛岸英回到阔别多年的祖国,毛主席喜出望外,不顾身体不适亲自到机场迎接。短暂的和平生活后,朝鲜战争爆发,毛岸英刚刚结婚不久,但在国家危难之际,他毅然请战。毛主席作为国家领导人,支持儿子的爱国之举。然而,天不遂人愿,这位年仅28岁的年轻人在战场上牺牲,再也没能回来。 匡裕民的儿子,同样长眠在异国他乡。作为志愿军炮兵副司令员,匡裕民在战场上身先士卒,他的炮击技术赢得"神炮将军"的美誉,就连日本侵略者都对他闻风丧胆。他把自己的长子也带到了朝鲜战场,父子并肩作战。 在一次激烈战斗中,匡裕民正在指挥所内制定作战计划,一名战士突然送来了伤亡名单。他在名单上看到了自己儿子的名字,久久沉默后,只说了一句:"战争哪有不牺牲的,他为了人民和国家牺牲,这是一件光荣的事情,我该为他骄傲。"说完便继续投入工作,没有时间悲伤。但战争结束后,当这位坚强的将军独自来到儿子的墓前,看着照片上儿子灿烂的笑容,终于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这些家庭的牺牲并非个例。曹从莲团长的儿子曹辉自请加入尖刀连,在战前还特意向父亲要了两包烟,敬了个军礼,转身就奔赴战场,再也没能回来。毛余副师长带着全家上前线,儿子毛晓东作为连长英勇作战,虽然受了重伤,但在他的指挥下,全连只有5人牺牲,14人受伤。

0 阅读:1
鹏天玩转旅游

鹏天玩转旅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