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华 在中国为数众多的传统节日中,二月二并不是一个特别古老的节日,它的起源大概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中期,又与唐德宗年间设立的中和节有密切的关系。
大约是在唐贞元五年(789年)的春天,安史之乱已经平定了十几年,整个唐朝社会也开始表现出一定的“中兴”之相,唐德宗就跟当时的宰相李泌提了个想法,大概是说:“春节之后,下一个重要的节日就到上巳和寒食了,这都是三月初的节日,整个二月都没有节,朕想设立一个,大家乐呵乐呵,你看选什么日子好呢?” 我为中国来点赞 然后李泌就说:“二月一日正是桃花盛开的时候,可以设节,取名叫中和节吧。”
当然最后发布诏书的时候,言辞上还是美化了一番,设立这个节的目的被表述成:“春方发生,候及仲月,勾萌毕达,天地同和,俾其昭苏,宜助畅茂”,大概就是春天万物萌发,要顺应天时,与民同乐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