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军方从民航通报才得知中方在军演 近期,澳大利亚因中国海军舰艇在公海的正常演训而“鸡飞狗跳”,澳媒大肆炒作,政客们也纷纷登场,上演了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澳大利亚反对党借此猛批工党政府对华态度“软弱”,而国防部长马尔斯的回应却意外揭开了澳大利亚长期以来奉行的霸权双标逻辑。
马尔斯呼吁人们对中国军舰演训一事“深呼吸,保持冷静”,并重申中方行动没有违反国际法,同时直言“其实澳大利亚军舰靠近中国的频率,比中国舰艇靠近澳大利亚的频率要高”。这一自曝式言论,犹如一记耳光,打在了那些炒作“中国威胁论”的澳大利亚政客脸上。长期以来,澳大利亚在美国的怂恿下,频繁派遣军机军舰抵近中国沿海,甚至蓄意侵犯中国主权,在黄海、南海等中国附近水域进行所谓“自由航行”演习,严重破坏地区和平稳定,对中国的安全构成威胁 。如今,面对中国舰艇在公海的正常合法行动,澳大利亚却表现得惊慌失措,这充分暴露了其“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霸权心态。
从国际法角度看,中国舰艇在公海的演训完全符合国际法和国际通行做法。公海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各国都享有在公海航行、飞越、捕鱼、科学研究等自由权利。中国舰艇在事先反复发布安全通告的基础上,在远离澳大利亚海岸线的公海海域组织舰炮对海实弹射击训练,并未对澳大利亚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造成任何损害,也不会对航空飞行安全造成影响。澳大利亚方面所谓“演训影响商业航空运营”的指责,纯属无理取闹,是对国际法的公然践踏。
澳大利亚国内政坛围绕中国舰艇演训的争论,背后是其国内政治势力的博弈。反对党为了攻击执政党,不惜利用“中国议题”煽动民粹情绪,将正常的军事活动政治化,试图把中国问题变成选举议题,以达到其政治目的。而执政党工党政府相对理性,多次强调中方演训符合国际法,试图给事态降温,这体现了工党在维护中澳关系稳定和国家利益之间的权衡。毕竟,中澳在经济上有着紧密的联系,2024年中澳贸易额回升至2870亿澳元,铁矿石、葡萄酒等行业巨头都希望维持稳定的对华关系。但这种理性态度却遭到反对党的攻击,反映出澳大利亚国内政治生态的畸形。
澳大利亚追随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充当“马前卒”,不断在涉华问题上挑衅,以为有美国撑腰就可以肆意妄为。然而,中国海军实力的发展和正常的远洋活动,让澳大利亚意识到其在军事上的相对劣势。此次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的行动,展示了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决心与能力,也让澳大利亚不得不重新审视其对华政策。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海军走向深蓝是必然趋势,澳大利亚应该摒弃冷战思维和霸权心态,尊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以平等、理性和建设性的态度看待中国的发展和正常军事活动。否则,澳大利亚将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仅损害中澳关系,也会让自身陷入不必要的战略困境。这场闹剧的背后,是澳大利亚霸权逻辑的破产,也是对国际社会遵守国际法、维护公平正义的一次深刻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