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为什么落后-从苏27发动机谈起。 苏联人在苏27之前的研发思维一直有问题 ,苏联人都装备研发方案一直是打世界大战的思路,要求生产快、装备条件低、使用条件低。简单点就是傻大黑粗,能用就行,把武器装备定义为一次性用品。在苏联看来飞机坦克根本不需要可维护性,也不需要质量好,举个例子:苏系飞机的发动机两三百小时就得大修,而美系则是两千小时,这古固然有苏系发动机技术不如美系,但是更多的是因为在苏联高层看来一旦开战 一架飞机活不到需要维修的时候。如果不开战那两三百和两三千没区别,这种这种奇葩思维下的苏系武器在装备可维护性上一言难尽。 苏联本就不是什么占据工业发展优势的大国,从内战结束后他的工业发展断层,技术人员损失严重,错过了1920年工业技术发展的重要节点,导致在整个二战期间相当被动,用数量弥补工业技术和工业人才发展不足的问题,缺乏时间沉淀。 加上二战导致的大规模经济损坏,导致了苏联一直处于一个只能依赖社会主义体制而维持的超级综合体,它本身如果不是这个体制那他会在工业总量工业技术方面全灭落后,强求苏联在这方面一直走早世界前列属于是过于为难了! 所以你会发现越是比拼,时间拉的越长,苏联就会从材料,电子,产品工艺全方位落后,本质上用十年超越西方百年发展和积累是不现实的,工业需要的积累不只是剪刀差,还有时间,人才,教育积累 需要漫长且相对稳定的国内状况同步推进,然而整个冷战就是在赶鸭子上架的苏联基础上艰难运行了50年,要不是因为这个政体和斯大林时期遗留的基础,很难有这种与其他超级大国同等对垒的资格,苏联本身是一个只有70年历史的国家,他没有从沙俄那里继承多少有用的资源,沙俄本身工业工艺就全方面落后,比如他钢产量高但是质量极差,拿来贱卖有人要就谢天谢地了。苏联缺少时间 却一直在赶鸭子上架般的去与数百年发展积累,拥有数千万公里土地的殖民地和盟国的国家去竞争!
苏联的武器注重大众化,材料普通、制造容易、使用简单,从T34、RPG和AK47就表现出来了。最大的失误是追求电子管小型化舍弃半导体,电子技术失去了发展根基。
庙堂江湖
苏联发动机是很差,但是它实标就是3~400小时。美国佬的发动机3000小时是虚标,F16全寿命3000小时,实际要消耗8台发动机,所以发动机寿命也就400小时而已。欧美武器虚标已经到了令人作呕的地步了。
美福5625
泽连斯基宣布乌军制造可飞行24小时射击无人机.无人机带机枪一把带弹一万发从高空射击俄兵,可代替士兵作战,,,
老压
AI小说文,鉴定完毕
海风椰影
苏27差的是雷达和电子设备,特别是雷达一吨重,而早于它的F15才两百多公斤,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发动机根本就不是个事,苏联想法也根本没错,俄乌战争已经证明西方的坦克设计思路完全走歪了,俄系坦克能快速补充反而是优势,而西方坦克是打一辆少一辆。
风暴海燕
V2系列发动机材料可不普通,有色金属敞开了用,结果头30年几乎都在用低配版,到现在还在单位体积功率上领先。
无声狂啸
苏27的核心问题是雷达,它用F15雷达3倍的重量实现了一半的探测距离,更别提功耗差异。它的发动机无非寿命比不上F15,依靠苏27的中央升力体气动,和F15狗斗不落下风。当然苏联的导弹比米帝差半代另说(也是引导头电子元器件性能差导致的)
大V
俄罗斯如果象中国一样能掌握哪怕是25纳米的芯片,情况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