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电子化,跟拼音完全没有关系。 其实汉字的电子化数字化出现的时间比计算机要早,这个就是电报码,以4-5位的数字录入,就可以得出一个汉字。 电报码当时是为了将汉字以电报的形式发出去,在19世纪70年代特意研究出来的汉字编码,后来大清的邮传部电报总局将这个规范下来,没错,那时大清还没有亡。 现代汉语词典中也有这个编码,换了个名称叫四角号码。好像以前的中文打字机的字盘排列是按四角码排的,这个记不大清楚。 早期的汉字输入法中,还有仓颉输入法、首尾输入法、五笔输入法、电报码、区位码等等,即使是现在,五笔输入法也是神级的存在。 国标GB 2312-1980将汉字编码国标化,那个才是最大的功劳。 GB 2312中对所收汉字进行了“分区”处理,每区含有94个汉字/符号。这种表示方式也称为区位码。 01-09区为特殊符号。 16-55区为一级汉字,按拼音排序。 56-87区为二级汉字,按部首/笔画排序。 拼音的雏形是韵书切音,切音就是两个字取前一个字的声母加后一个字的韵母拼成一个音。 拼音比切音方便易记,这个是要肯定的。 另外,请记住一位院士-王选,汉字电子化、汉字电子印刷的大功臣。
汉字的电子化,跟拼音完全没有关系。 其实汉字的电子化数字化出现的时间比计算机要早
晖志谈情
2025-02-20 10:35:20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