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海南,我脑子里立刻想到苏东坡。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海南行 苏轼一生,多次被贬,但海南岛对于已逾花甲之年的苏学士,有完全不一样的意义。临行前,六十二岁的苏轼与亲友们一一交代后事,如同永别。他认为自己“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到儋州之后,“首当作棺,次便作墓”。苏轼已经做好了在琼终老,死后葬在海南的准备。 但苏轼就是苏轼,即便远离大陆,置身域外荒岛,平日无肉无药,却以闲淡为乐,完成了“和陶诗一百二十四首”的最后十五首。并开堂讲学,以诗书礼乐之教传播先进文化,潜移默化之间转化其风俗。苏轼在海南历史上,是公认的对海南文化教育有开创成就的有功之人,清代名士陈烺写的《重修东坡书院有感》:“宋朝一日攻朋党,儋耳千秋得太师。” 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亲身到儋州的东坡书院,再读苏轼,感慨万千。
一说起海南,我脑子里立刻想到苏东坡。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海南行 苏轼一生
嘟嘟评过去
2025-02-19 16:23:0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