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盛魁商号创立于清朝,延伸至民国初期,是塞外著名的旅蒙商三大号之一。

阴山虚小肖 2025-02-17 16:46:35

大盛魁商号创立于清朝,延伸至民国初期,是塞外著名的旅蒙商三大号之一。 大盛魁商号创始人为王相卿、史大学、张杰三人。清康熙派大将军爱新觉罗.费扬古平定准噶尔叛乱,大盛魁创始人跟随其部队跋涉途中做起军需买卖尔崭露头角,后因头脑灵活、善于学习、肯于吃苦,三位创始人秉承经商天赋,以拧成一股麻绳般苦心经营下下,买卖逐渐延伸至今外蒙科布多、乌里雅苏台一带,后在乌里雅苏台设立最初总号。 作为与内蒙古有最直接关系的晋商早期商号,大盛魁后将总号迁至归化城(现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旧城区,清雍正十三年腊月二十左右动议新筑一城,名为八旗驻防城,但实际动工中因需大量备料,致使新城起始修建于乾隆二年,修成于乾隆四年六月,形成旧、新“双子城”格局,经历后期历史演变,形成现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其下设分号众多,分布区域广泛,现包头市固阳县怀朔镇东补号村附近至今遗存着大盛魁福胜太分号旧址。 大盛魁商号自创立之初至后来发展,一直秉承诚信为本,用人为贤的原则。吃苦受累在先,善于经营为本,所谓能者多劳,从而摆脱股东枷锁限制,在营商上更为主动的去开阔市场,赢得更多回报。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即便像大盛魁这样家大业大、积攒下雄厚实力的塞外商号翘楚,也会被不运时局打的七零八落。民国初期,因外蒙独立阻碍旅蒙商营商通道,使得大盛魁元气大伤,后因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土匪横行的苦悲境下买卖更加难做,生意日渐凋零,后因日寇侵占肆意强取豪夺,使得这家纵横塞外百年的旅蒙大商号最终不因内力萎谢,而靠外力所致,导致“虎头蛇尾“般的草草收场。 作为旅蒙商号,在清末民初的包头老城内,同样存在一家善于经营皮毛生意的字号——广恒西,据记载其在辉煌腾达时期皮毛生意兴隆,曾一度胜过大盛魁,坐上塞外皮毛生意的头把交椅。也许是生不逢时,本就意气风发,像做事也想做成事的广恒西经理董五三,后出任包头商会会长 ,尽管他在日寇侵占包头老城期间为维护城内众商号利益百般斡旋,无奈最终落得在异地被活埋的下场。 岁月流逝,长河如烟,这些曾发生发在历史上久远或短暂的片段已成为过往,有些延续在老一辈埋藏深处的记忆当中,有些则通过更为清晰的记叙及口述存载于与方志页间。 怀古论今似妄谈,实事求是谋发展,弘扬北疆文化,打造文化高地这句响亮的口号并不仅仅指射文化这一层面,更多的是以文化作为基础,向外延伸得以各方面长足发展而唱响的洪亮旋律。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