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东方 对于写作者来说,阅读常能点亮他联想世界的火焰。那火焰将一个曾经的细节或者

东方连话花 2025-02-17 04:32:23

梁东方 对于写作者来说,阅读常能点亮他联想世界的火焰。那火焰将一个曾经的细节或者干脆就是一个虚妄的想象突然放大。这放大的过程或明亮或昏暗,但是无一例外地清晰。因为我们的神经感觉到了最细微的震颤,它们和我们身体里的某些腺体激素相联,产生出一种被各个时代各个民族都称之为诗意的荡漾之情。这种陶醉之感可以把人引导向与当下的生活场景迥然不同的多重生活可能,这种可能被我们体认为广阔和有趣,体认为享受和乐趣,而这种有趣乐趣的一个总的名称就是艺术感。 阅读,特别是长期的阅读,并非不阅读的人所想象中的那种苦役。不为考试和别的什么功利目的而进行的长期的阅读,伴随终生的阅读,与我们的精神生活相始终,对于有精神世界的人来说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情,中间并不存在什么需要特别用力才能顶住、才能克服的障碍。对于精神生活来说,书籍是最好的养料。书中那些貌似和我们的现世生活无关的内容,往往能在不经意之间就引起我们的思索,引起我们对人在世界上的位置、人在生活中的细节的关注,这种关注可能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结果,但是只关注本身就已经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生活的视野,使我们经常能够具有比庸常的日常生活深邃得多的广阔。   上研究生的时候看见同宿舍的人读书,日日读,时时读,心里想:大千世界,何其灿烂,他何以能总是这么枯守纸页自持不乱呢?那时候的自己不能坐定了读书,头脑里总是有外面活灵活现的自然,哪怕是郊外一片随便的田园景象,也可以让自己沉醉地凝视起来没完没了。所以每天下午睡觉起来,就会义无反顾地骑上赛车出发,去东南西北,去城市各个方向的郊外,走小路,走所有没有经过过的地方…… 现在年龄渐长,方逐渐悟得:读书实在是获得自然的灿烂之外的心灵自由的唯一途径。这种领悟以前其实也未必就没有,但是总是怀着一点最后的怀疑,那就是在纯粹的自然里,在无语的山光水色之中,或者就存在着一种几乎和读书一样能让人获得解放之感的人生状态吧?后来才发现,畅游自然和读书两者是不能互相替代的,它们都是我们达到幸福之境的办法,舍弃了任何一个都是一种遗憾,都会最终让人折戟沉沙。 这一点古人实际上已经总结了出来,所谓耕读生活的理想就是一种将自然与阅读结合的典范。还有隐居山中,读书著文的理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想,等等。说的都是这样一种让人身心舒泰很有根基的人生状态。 读书的好处是可以让人沉浸到另外的世界里去,从文字自发地进入想象的世界,与眼前的自己真实的世界不一样的另外的世界。这种功能在孩子那里很明确,在成年人这里早已经麻木或者失效了,好像只有等到人在没有打扰的清净环境里,在远离尘嚣的环境里近似隐居的状态下,读书的这项功能才又被恢复出来。 什么是好的生活?规律地早睡早起,慢慢地做饭吃饭,在网络上和朋友们互相联络,或者规划假日的出行,或者回忆共同的一件什么事情,然后收拾停当,悠然地带着要看的书和午饭,骑车来到郊外河边;不计时间,不计行程,不计行止地度过这秋意渐浓的又一个日子……还有什么是比这更幸福的呢?阅读写作思考,置身自然,再加上运动,身与神才构成一个完满的整体。      

0 阅读:0
东方连话花

东方连话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