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十笏园:以文化传承赋能乡村振兴,打造文旅融合新样板】 曲阜师范大学 曲园学子三下乡 寒假社会实践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 为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曲阜师范大学乡村振兴走基层社会实践队于近期开展了一系列实践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调研团队深入了解了十笏园在文化传承、旅游开发和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为当地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古园焕新颜,文化传承开新局
十笏园位于潍坊市潍城区胡家牌坊街,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原为明嘉靖年间刑部侍郎胡邦佐的故宅,后经丁善宝于光绪十一年(1885)改建为内宅花园。作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笏园不仅是潍坊的文化瑰宝,更是当地居民的精神家园。近年来,潍坊市通过科学规划和精心修缮,让这座古老的园林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十笏园不仅是潍坊的骄傲,更是我们共同的文化遗产。”这是潍坊广大市民心中的普遍认知。潍坊市通过建立博物馆、举办文化活动等方式,包括庙游十笏园新春文化庙会、蛇舞新春庙会文艺表演以及古韵十笏民俗表演、巡游活动等,传承弘扬潍坊特色民俗文化,让记忆得以延续,借历史情境表演传承城市记忆。
文旅融合,产业新引擎
十笏园的成功开发,为潍坊市的文旅融合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近年来,十笏园文化街区通过挖掘和开发周边的文化旅游资源,成功打造了“十笏园新春文化庙会灯会”等品牌活动。2025年新春期间,十笏园文化街区举办了“庙游十笏·更好潍坊”新春文化庙会,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乐队演出、鱼龙灯巡游、火壶表演、国风蹦迪等。这些活动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还带动了文化、旅游、餐饮、住宿等多领域的消费,累计消费额达5.8亿元。
非遗展示,文化新活力
十笏园文化街区积极引入“互联网+非遗+旅游+会展”的综合发展模式,成为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示的“新高地”。2025年2月12日,十笏园非遗空间举办了“闹元宵・非遗好物市集”活动,18位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潍坊风筝、年画、剪纸等传统技艺。
文艺表演、民俗体验等活动,为大众提供娱乐,丰富精神生活,满足文化需求,带来愉悦满足。
文创产业,经济新动力
十笏园文化街区通过文创产品推广、亲子互动体验等活动,推动了文创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十笏园文化街区通过举办文创市集、非遗展览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文创爱好者。例如,2024年10月举办的“文艺畅享 更好潍坊”文化艺术季活动,通过创新的文艺演出形式,丰富了游客的游玩体验。
十笏园曾为电视剧《西游记》的拍摄地,以此打通知名度,辐射带动周边市集发展,打动周围文创周边的发展,例如潍坊的特色产品风筝。消费场景丰富,带动餐饮、住宿等行业,刺激经济增长,提升景区知名度,推动文旅发展。
走进群众心中,让文化更亲民
近年来,潍坊市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主动拥抱互联网时代,投入大量心血,精心打造十笏园文化街区。无论是传承百年技艺的木版年画,还是独具特色的潍坊风筝,都是当地独特的产品。实践团成员在调研过程中,也走进了广大游客和居民的家中寻找答案。经过采访和问卷调查,实践队员发现,大部分人都十分了解家乡的文化遗产,家中也会备有这些产品用来装饰或收藏。
大量居民游客参与,拉近邻里距离,促进不同文化交流,增强社区凝聚力。文旅的发展依靠的不仅仅是政府发布的通告,更需要每个游客、居民共同的关注,让每一位游客都了解到家乡文化,宣扬家乡文化,家乡文化才有更多机会走出潍坊,迈向全国。
乡村振兴,未来可期
十笏园的成功开发为潍坊市的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借鉴。通过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十笏园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文化价值,还带动了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为当地居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本次实践调研活动不仅让队员们进一步了解到了历史文化资源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更是挖掘到了文旅融合发展潜在的问题与新的期望,为十笏园的文旅融合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文旅发展前景一片光明,打破文旅发展困境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