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4找的旅行日记[原稿] 2025年2月4日,昨日立春,2025年

恨山玩转摄影 2025-02-05 08:44:10

20250204找的旅行日记[原稿] 2025年2月4日,昨日立春,2025年春节假日带母亲旅行即将尾声,抵达最后一个城市广东省湛江市。 湛江,广东省辖地级市,旧称“广州湾”,别称“港城”,英文名“Tsankiang”,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广东省西南部,湛江市全市常住人口为707.84万人。主要常用语为粤语、闽语和客家话。湛江市大部分由半岛和岛屿组成,该市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河流较多,此外还有东西部海区和琼州海峡,南海舰队司令部所在地。 与网约车司机聊,2019年前房价2万多,2025年房价1.5万左右,湛江没什么工业,也没什么"历史文化",以前这里就是一个渔港,30公里外雷州镇有点"文化",有个塔。于是我全网搜了一下,果然多找到唐朝雷州首任刺史陈文玉(雷公)的祠堂和明后期的三元塔,文化名人如陈瑸,清康熙进士,治理台湾,留下“海疆治行第一”的政绩。 林召棠,道光三年状元,曾主讲于端溪书院,治学严谨,教导有方,桃李满园。 陈昌齐,清乾隆进士,告老还乡后,任雷阳书院、粤秀书院主讲。学问渊博,著作等身,是清乾隆和嘉庆年间考古、语言、文学领域的大师。窦振彪,清道光十一年任福建金门镇总兵,后任广东水师提督。在任上筹备防务,抗击英国侵略者,肃清海盗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如今的湛江,通江达海,交通便利,城市绿意盎然,小家碧玉,别有韵味,昨晚抵达后搜了一下赤坎老街,附近住宿费一百多的酒店也还多,于是拖着行李在赤坎老街找住宿,鬼知道赤坎老街特别热闹,步行街里人挤人,拖着行李走了40分钟,居然在其附近300米没有酒店民宿,快绝望时终于挨到一家酒店,实惠住宿100元,屋内干净舒心。是否游客对湛江的存在感较低,鲜少过来。安顿住下后我就前往赤坎老街探寻湛江人的本地生活。 赤坎老街着实热闹,与海口的骑楼老街、三亚天涯小镇相比,赤坎老街少了许多刻意的装扮,没了更多小姿生活,也没了更多相互观望、怱怱而别的游客。在赤坎老街从午后更多是本地人的生活,本地人的快乐,我们外地游客反而成为了其中的点缀。作为湛江的赤坎老街,各种本地名小吃,特色小吃更是少不了。 水井头地道捞粉店,排长队,我这外地人排在最后边,是吃不上了。湛江赤坎老街不来杯鲜榨甘蔗汁,都不是标配,我要了一小瓶8元。 湛江生蚝感着很美,吃起来想必也美,不敢尝试,别过。 湛江特色海鲜,进店必尝,进不了,夜色晚了,实在吃不了。 叮当铜锣烧,来一个带走,就一个。 蚝蛋烧,这是个什么东东,烤毛蛋,生蚝下的蛋,毛蛋又是个啥,想吃不? 老街蚝蛋王,又来了,章鱼烧,虾扯蛋,吃着,走着。 手打柠檬茶,看着好,想着酸,走了 湛江安铺簸箕炊,像个小卷饼,偷着拍一张,不知道簸箕还能炊,是扇风点火,加油放醋,落井下石吗?敢吃不? 茅根竹蔗水,没见过吧,这个狠,又是茅,又是根,还有竹子和甘蔗,最后都放进水里泡是吧?想想我这没见识的样,不是街面上路过一个菜市场,路边好多卖药材的,赤坎老街还有一些中药铺,更离奇的是在赤坎老街好像看见过2家较大的正规的中医院。 正宗廉江红橙,这是血橙吧,记得在银川吃过,但不知是红橙还是血柚,湛江市好像的确是廉江红橙种植基地。 湛江生蚝28元/份,不知贵不?上次在三亚市天涯小镇吃过,好像不错,有点馋,忍住。 书法家莫少州接写春联,字写的真是好,就是写累了,满脸倦容,咋不好意思,文化人"不打扰文化人。 湛江特色酸嘢,榨汁还是切片,旁边摆了很多越南的青芒,人太多,只能被挤着向前走。 路过金铺井,老街市民取水井,虽然已成景点,但仍有老住户,拎水桶走来取水,生活与逛街两不误。 最后让我们停留在赤坎老街最热闹的十字路口,二楼灯光秀,撒克斯管音乐手深情吹奏,楼下众生翘首以盼,抛个绣球吧,出个美人吧,撒克斯手生无可恋,面无表情的自嗨,西方文化果然不亲近人,此刻我站在楼下的芸芸众生,觉得自己好像点西门庆,楼上那位是犹如潘金莲,只是我们都不是对方的菜,我的菜在赤坎老街的烟火里,我的菜在赤坎老街的呦喝里,我的菜在赤坎老街的生蚝、毛蛋与甘蔗水里。 2025年2月5日早晨4点半,准备离开美丽的湛江,爬起来记述昨日湛江赤坎老街的印象。2025年的春节,一路陪83岁的老母亲在外过年,每一天的陪伴,每一刻的相守,每一秒的在一起都是一种满满的幸福,虽然旅行即将结束,但对母亲的爱永无归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