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一次看杨千嬅My Tree Of Live世界巡回演唱会,因为在不同城市已经多刷过,所以对于歌单和整个演唱会的编排我自认是够熟悉的,也在正式演出前我便猜想过最大的惊喜应该是安可部分。
看香港歌手演唱会,他(她们)“最后一场”往往是会放大招的。因为这一场结束之后,整个演出就彻底结束了,这个主题以后也不会再重新来过。所以从各方面来看,巡演到最后往往经验累积最多、收官站往往最卖力、最用心,也会想呈现出最多不一样的。
杨千嬅这轮巡演,主歌单除北京站之外的变化总体是不大的,更多惊喜彩蛋都放在了安可环节。嘉宾也好,还是此前在不少站都有解锁冷门金曲巡演首唱、甚至还有一些歌曲生涯首唱——主歌单的编排符合的是“不变”,安可则往往呈现出巡演“变”的那一面。
按常理去推算,杨千嬅广州站是整个巡演的尾站,而接连演唱七场,尤其最后一场还是周日(周五周六先有两场),似乎大概率会把最惊喜的留在盲盒的安可。
复盘广州尾站的安可歌单,三场分别有嘉宾、一场是“电影之夜”,一场有演唱《火鸟》这张专辑的半数以上歌曲,尾场理应会很过瘾,而此前的场次也有过其中一部分歌曲铺垫。当然,1月19日的广州尾场不负众望,《旧地》《傻仔》《嬅丽缘》和《我等我在》,四首歌都是巡演首唱,奔着尾场歌单去的听众大概率都不会失望。
但看完广州尾场后,它的惊喜不仅仅是Encore部分的选歌和Talk上自我心境的阐释,后者几乎可以充当一个巡演的小结,它们都见证了MY TREE OF LIVE的茁壮成长。反而最让我惊喜的还有主歌单,可能是因为完全没有想过尾场会在Rundown上如此大动刀地做改变,所以在开场曲听到是本应该主歌单最后一首的《还有事情可庆祝》,紧接着听到杨千嬅把整个Show以倒转过来的新Rundown演唱时,这种惊喜也持续到了最后一首替换了原本开场曲《飞女正传》的《火鸟》。
这种颠覆是毫无预兆的,尾场Rundown把整个Show倒转过来唱,杨千嬅的「勇」都可以定义成为一个“先行者”,离不开各个团队的通力配合。它都不仅仅是曲序上从「一二三」到「三二一」的变化,对类似的概念的追溯或许还要发生在杨千嬅在2017年红馆跨年演唱所做的321go演唱会。
而歌单逆转,对照当今的香港流行乐坛,甚至流行音乐史上,没几个歌手会这样做。因为Rundown设计从来是讲编排和节奏的,比如快歌的位置、慢歌抒情的位置、热门和冷门歌的位置,尤其是作为一个主题性很强的演出,每首歌的设计和落点都是综合考虑的结果,在巡演的前52场里基本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思维。在这个主题过往的演出中,《出埃及记》接《电光幻影》,《继续努力》《Wonder Woman》和《放烟花》的先后顺序,乃至于《勇》后是整场演出主歌单的最后一首《还有事情可庆祝》,它们都有一定逻辑性和递进性。因此,逆转的发生,还要重新组装整个Show的结构去缝合它的整体性:不仅仅是顺序倒转演唱完歌单,还有细节编排、伴舞和走位、视觉Visual和编曲,以及场景衔接上等一系列元素上的重置。
My Tree Of Live 杨千嬅mytreeoflive巡回演唱会 能完成倒转,它也只能是最终场。在有了积累和经历之后,在与观众达成更多联结之后,在有了感悟和接受之后,它才可以通过重置去完成演唱会创作上聚焦的「冒险精神」,然精神都有一部分歌手性格和歌手自我内心的反映,没有人比杨千嬅更懂杨千嬅。
过去的时间里,经历的养分、生活的有感、音乐的去处,如何轮回、如何重生、如何把自我和歌曲融合……这些命题的答案,其实也是My Tree Of Live想要去挖掘和探索的内容。从My Beautiful Live到My Tree Of Live,不变的“Live”伴随着歌手认知和思维上的变化,也在歌单中反映出杨千嬅不同阶段性的音乐纹路。
尾场结束以后千嬅会迎来一段时间的休息调整,然后是后续的全新演出。或许很久之后再回看这次尾场倒转歌单的限定版「My Tree Of Live」,它都可以充当一次30周年演唱会的前菜,以现行的艺术探索把自己归零重置。终点亦是起点,倒转都是一次轮回的继续,而杨千嬅依然在如火鸟般会涅槃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