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5年,雍正去世,因要提前预留位置,乾隆问母亲是否合葬。只见母亲低头垂眸,动

趣叭叭本人 2025-01-11 17:24:31

1735年,雍正去世,因要提前预留位置,乾隆问母亲是否合葬。只见母亲低头垂眸,动了动嘴唇:不必。乾隆满脸错愕,但还是为母亲重建陵墓。 作为儿子,乾隆本来是想,在父皇的地宫旁留下个位置,以便将来好安排父亲和母亲合葬。 在古时,平常夫妻都希望“生同衾,死同穴”,更不要说在皇家,帝后合葬是至高无上的荣耀,也是后宫嫔妃死后最大的荣宠。 在电视剧《如懿传》里,皇后乌拉那拉氏,生前就一直希望能在死后和雍正帝合葬一处,这是她以为的荣耀。 在得到允许后,她才慷然赴死。 相反,乾隆母亲却拒绝合葬,要知道,有一个当权皇帝做儿子,这时的她要做什么都是可以的。这真是让人难以理解。 乾隆的生母,是钮钴禄氏,这个姓氏虽为“八大姓”之一,但家族却是普通,地位低微。父亲是四品典仪官凌柱,祖上也是普通人。 13岁那年,钮钴禄氏通过选秀,被康熙指给当时还是贝勒的胤禛。 进贝勒府后,钮钴禄氏被当时的福晋乌拉那拉氏安排成为府里一名普普通通的,端茶倒水的丫鬟。 因为身份不高,容貌也并不出挑,这份工作她一干就是6年,兢兢业业的。 1709年,胤禛被封为雍亲王,身份待遇上升,本来一切都挺好的。 没想到,转年夏天,雍王感染温疫,福晋无暇顾及,因为这时她的儿子生命垂危,不得已之下,福晋吩咐钮钴禄氏照顾王爷。 于是,钮钴禄氏便接下这个活,日夜精心伺候王爷,五十多天过去了,王爷得以痊愈。 在这段时间里,雍王对这个小自己15岁的侍女,竟然产生了些许情意。 宠幸过几次后,钮钴禄氏怀孕了,在1711年生下一个儿子,名唤弘历。 同年,年羹尧的妹妹年氏入潜邸,成为雍王胤禛的一个侧福晋,受到雍正很多的宠爱。11年里,年氏诞下三子一女,包揽了这个时期里雍正的所有子嗣。 而此时的钮钴禄氏境遇有所提升,不用再做粗活,从普通侍女成为通房丫头。 人贵有自知之明,她一直保持不争宠,平平静静的在府里生活。雍王好像也忘了有这个人的存在一般。其实,有弘历的陪伴,她的生活一直挺有滋味的。 弘历聪明伶俐,性子活泛,给她寂寞的宫廷生活带来不少欢乐。 1721年,10岁的弘历被父亲带入宫参加爷爷康熙的宴会,这是爷孙俩的第一次见面。 这并不奇怪,康熙有97个孙子,太多,见不过来。这个时候的康熙已经67岁了,碰到活泼可爱的小弘历,自是十分亲近,喜欢得不得了。 像其他皇孙一样,弘历被爷爷接进宫中亲自教养。 雍王一看,这感情好,正愁不知如何讨老爷子欢心呢。而钮钴禄氏也被康熙说是“有福之人”。 这件事让钮钴禄氏重新走进雍王爷的视野,对她重视起来。 1723年,康熙帝去世,雍王继承皇位。皇后是乌拉那拉氏,年氏被封为贵妃,而钮钴禄氏被封为熹妃。 可以说是母凭子贵了,当年雍正一登基,就密建皇储为弘历,正大光明殿牌匾后就放着诏书。 不过,虽然钮钴禄氏已为熹妃,地位尊贵无比,但是她并没有骄傲,名利之心愈发淡泊,不争不抢,安静如从前一般。丈夫待她也并没有多少宠爱,而她也并不贪。 在钮钴禄氏册封为熹妃那年,还发生一件小插曲。 当时负责操办妃嫔册封的允祹,也是康熙儿子,一不小心把钮钴禄氏错写成“钱氏”,而被削爵,降为镇国公。 可见,雍正多么重视她的身份,确是一朝生子天下知,不是谁都有的。 日子一天天的过,等雍正再次生大病时。 雍正担心自己时日无多,为抬高皇太子生母出身,将熹妃晋为贵妃,但并未行册封礼。 这一年,孝敬皇后身体不好,而年贵妃早已逝世,熹妃此时实际上已是后宫资历与地位仅次于皇后的人,等于说没人可为她操办册封礼。 当时,雍正怕自己挺不过去,还将大臣召唤到病榻前,当面立下遗诏,将弘历皇太子身份昭告天下。 1735年,雍正去世,25岁弘历登基为帝,史称乾隆帝。登基后,他尊称42岁的钮钴禄氏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曰崇庆皇太后。 当乾隆为父皇雍正安排后事时,询问母亲是否要合葬,如果要的话,他得提前在地宫给预留位置。 太后回:不必了,卑不动尊。 乾隆一下就明白过来。 原来,皇帝驾崩后一旦葬入陵墓,地宫就会封闭。陪葬的妃子都是先于皇帝去世的,之后去世的妃子,不管地位多崇高,都没资格进去。 孝庄太后也是这样,另建的陵墓,并未与皇太极合葬。 因此,乾隆听母亲说不愿意合葬,便命人在泰陵东边重新选址,41年后崇庆太后下葬在泰东陵。 乾隆是个很孝顺的人。 每日他都会去给崇庆太后请安,有空时还带她去全国四处游玩,去过泰山,也游过江南。 年年过生日都作画给崇庆太后祝寿,其中有一幅《岁朝图》还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古时画岁朝图意寓美好,而我认为,女人这一生,无需用力过度,夫不可靠,那么靠儿子也是福气。

0 阅读:45
趣叭叭本人

趣叭叭本人

趣叭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