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9月份以后,上汽集团的股价开始绝地反击。
截至2024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上汽集团股价报收20.76元/股,总市值为2422亿。若从年内低点11.49元/股开始算起,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上汽集团已接近翻倍,市值暴涨超1100亿。
同期,上证指数的涨幅约为24%,虽然同样表现不俗,但上汽集团表现还是好于大盘。
那么,上汽集团的股价会走得这么强势?
我们认为,上汽集团已经具备了“反击”的所有条件。
此外,除了合资品牌销量止跌回升,最近一段时间,上汽集团的自主品牌动作也十分频繁。11月,曾被独立的飞凡回归上汽荣威,据媒体分析,这是上汽集团开始强调管理模式上的资源整合、加强协同、强化营销,要实现集团各板块业务协同和成本分摊,降低获客成本,提高转化率。
另一方面,作为新能源主打品牌的智己也开始“起量”。
据数据统计显示,今年前11个月智己实现销量5.8万辆,同比增长了106.5%,目前智己正在规划中大型MPV和SUV方面的市场机会和技术路线。2025年,智己汽车将推出两款纯电和两款增程,共计四款全新产品。可以预见,其月销过万只是开始,2025年智己的销量应该还会有不错的表现。
作为汽车巨头,过去两年上汽集团之所以会落后,主要原因在于还不适应新的“时代节奏”。在燃油车时代,业界的规律是“三年一次小改款,七年一次大改款”;但进入新能源汽车时代,基本半年就会改款,迭代速度相当快。此前,上海大众总经理贾健旭在曾公开检讨:我们现在的开发还是以串联关系在开发,所以很多东西都慢了。
不过,在经过了过去几年的“适应期”之后,上汽集团显然已经逐渐适应了新能源汽车时代的节奏。以智己为例,10月智己IM AD无图城市NOA正式实现全国全系开通,成为全行业第四家落地“全国都能开”的无图城市NOA。
从目前的进程来看,在度过了艰难的2024年之后,上汽集团2025年必将迎来反击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