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录像带逐渐流行,那时电影开始不景气,于是很多电影厂都开始拍录像带,而且录像带必须通过音像出版社发行,所以有些音像出版社自己就投资拍摄,再加上那时民营公司或者几个人组个团队的个体户也开始拍录像带,一时间看上去非常热闹,但后来有过统计,实际上那时拍录像带的利润很低,钱是能赚到点,但很微薄,比如你拍一百部,一部只能赚五千块,总共就赚五十万,对于一家电影厂来说太少了,而且这样就变成劳动密集型工业了。根本原因就是盗版猖獗,按照正常来说,录像带靠发行量赚钱,跟图书类似,发行两千盒,一盒赚多少钱,但因为录像带复制很简单,盗版太容易,所以那时我们在录像带租赁点租到的,在录像厅看到的,很多都是盗版,尤其是港台和国外的。
另外,录像带是禁止在电视台播出的,你看几乎所有正版录像带前面都有一段话打出来仅供什么什么什么渠道播出,禁止电视台播出之类。因为录像带审查尺度极其宽松,几乎没有,另外就是利益分配问题,所以电视台是不能播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当时大量的电视台特别是中小城市的电视台、县级台、大院闭路电视有线电视等等,都在播,无所顾忌,尺度小点的在黄金时间播,大点的在深夜播,这也是盗版,拍摄制作和发行这些录像带的单位在这过程中分不到一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