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亵渎电影年度十佳:
10.《波纹》
荻上直子导演这次的风格变化很大,借大地震核泄漏讲一个女人的中年危机,用大量的道具将女人的内心外化,有别于她之前的作品。女主角在结尾有一段舞蹈,是今年最接近电影的时刻。
9.《神圣无花果之种》
这部电影总让我联想到娄烨导演的那部新片,穆罕默德·拉索罗夫导演的创作思维更欧洲艺术电影,通过一个社会事件去讲造成这一切的问题根源。电影前半段的戏剧张力让人窒息,虽然结尾弑父的猫鼠游戏有点崩,还是觉得这部电影很勇敢,有意义。
8.《佩佩》
这部电影的创作思路跟贾樟柯导演的《风流一代》一样,但这部的主演是河马,导演做的更极致。很适合去分析导演的创作思路,他彻底放弃了叙事,用一个河马的故事串联出一些看似没有直接关系的人类的故事,这些片段组合之后,产生了神奇的蒙太奇效果,凭空剪出了电影整体的框架和节奏,呈现了复杂的社会问题和历史问题,创作上能够给人带来新鲜感和启发性。
7.《在溪边》
洪常秀导演这次几乎去掉了所有的电影技术,只留下了叙事和表演,连戏剧冲突都在尽可能地去除,但电影依旧可以很迷人。当导演的作品拍得越来越多,我们看得越来越多,导演和观众之间形成的纽带会让电影创作上每次微小的变化会变得很吸引人。电影工业之外,还有电影可以这么拍!
6.《都是陌生人》
安德鲁·海格的这版翻拍只借用了原版故事的框架,故事内核和主题表达都是全新的,私人化的,也让这个奇观设定的故事变得更加合理化,最后的鬼故事没有走向猎奇,反而更加伤感,更加治愈。
5.《宽恕》
属于阿兰·吉罗迪的舒适区,他在各种擅长的领域内游走,让你很难去预料故事的下一步,这个过程中的人性和欲望一次次出乎意料,让人觉得矛盾,觉得不理解,但这种复杂正是有趣的地方,也是这部电影的魅力。
4.《这不是我》
原来莱奥·卡拉克斯的脑子里是戈达尔式的,这个短片很好的诠释了什么叫跟不上思维的节奏。
3.《钟声》
黑泽清回到了《X圣治》的状态,其实从《间谍之妻》就可以看到这种创作上的心态调整,把更多的重心放在视听语言的调度上,像是这么些年绕了一圈,最后还是回到了当年最好的状态。
2.《想象之光》
前半部分拍了很多孟买的高楼大厦,这座城市被称作梦想之地,在高楼之下却是像蚂蚁一样的底层普通人,最下层(物理的和阶级的)的他们才是镜头里的主角,三位女性角色的生活像是滚滚向前的车轮,像印地语里的昨天和明天,女性的命运像在重复,这座城市里的梦想变成了幻想。电影的后半段开始飞起,她们来到了偏远的乡下海边,人物也朝着心底深处前进,没想到女主角和“丈夫”的对话是用这样的方式完成,最后的收尾也会让人联想到某些经典电影。导演用当下全新的创作思维和个人风格去讲一个传统的印度女性故事,空间、情绪和声音带着观众一点点走进她们,看见女性之光。
1.《鸟》
私心讲,金棕榈应该颁给这样的艺术电影,她都拍成这样了,竟然一个奖没拿到。安德里亚·阿诺德导演这次加入了超现实元素,可以理解为女孩在迈进成人世界时的潜意识心理外化。女孩的手机一直在拍摄鸟、天空和围栏,直到鸟先生在几股妖风后出现,故事逐渐在虚与实之间做出了趣味性。虽然导演拍得还是底层,这次把镜头对准一个“英国甜心”,很喜欢最后女孩内心传递出来的温暖,底层不再苦大仇深,看完可以暖一个冬天。
最后祝大家元旦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