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号下午,中方突然公布了伊朗外长访华的消息。这个时候中伊之间进行的高层交往,的确是让人浮想联翩。
首先,这个消息的公布时间点就非常特别。伊朗外长是12月27号到28号访华,因此也就相当于在他落地北京、或者是进入中方的领空之后,才公布了相关消息。这恐怕更多是为了安全的考虑,一方面美国以色列的情报部门虎视眈眈;另一方面前不久才刚发生过客机坠机事件。因此,在安保方面必然要抬高一个级别。
另外,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伊朗外长这次来中国究竟想要谈些什么?想要实现什么目标?我觉得无外乎是3点。 第1,那就是为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访华打前站。我们知道,佩泽希齐扬1月份将去访问俄罗斯,并且要与俄方签署历史性的双边合作协议。在那之后,再择机访问中国,应该是水到渠成的。对现在的伊朗来说,它在战略上遭到了重大的挫败,因此必须要强化与俄罗斯和中国的关系,特别是和中国的经贸关系。
第2,那就是谈论未来伊核协议的问题。我们知道,伊核协议是现任伊朗总统最为关注的事情,也是伊朗打破封锁、实现经济发展的关键。伊朗外长在今天人民日报的文章当中,也特别提到了他参与伊核协议谈判的经历。而中国作为联合国五常和伊核协议的重要相关方,当然也是伊朗着力争取的重要对象。当然,也不排除想借中国向美国传一些话。
第3,也就是谈论当前最为紧迫的叙利亚问题。叙利亚形势当前仍处在过渡之中,它导致了中东局势更加混乱,也导致了伊朗在中东影响力的大幅丧失。在这一点上,恐怕是中国更想听听伊朗的观点,了解一下伊朗下一步想怎么办?我想,中方主要对伊朗传达的意思应该有两个,一方面是要确保叙利亚的和平稳定,以及不能成为恐怖主义的庇护所,尤其是中国最为担忧的“东突”力量。另一方面,就是不希望中东再次陷入集团对抗。如果伊朗强硬派强势反扑,势要确保对叙利亚的影响力,那么叙利亚就有可能成为中东乱局的新引爆点。这显然也是中方不愿意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