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最大的“祸根”不在胃,存下吧,很难找到了 脾胃病反反复复,实则是身体发出的自救信号。 脾胃病的症状五花八门,像胃痛胃胀反酸恶心等等,这些不适常常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困扰。而这一切的根源在于脾胃失调,其功能陷入了紊乱状态。倘若你频繁地察觉到胃部有异样,那脾胃出状况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这样脾胃病究竟是因何而起呢? 为何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偏偏只有某些人会患上脾胃病呢? 《黄帝内经》有云:“脾胃为后天之本”这清晰地表明,若脾胃功能强盛,便能有力地抵御病邪入侵;反之,脾胃虚弱之人,就更容易被病邪所乘。在现代社会,十之八九的人都存在脾胃方面的问题,再加上诸多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脾胃病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常见病症。 提及脾胃,就不得不着重讲讲肝。肝与脾胃之间存在着极为紧密的关联。不少患有脾胃病的人,往往都与肝的功能失调脱不了干系。有意思的是,有些人在脾胃病未发作之时,情绪还算平稳,可一旦发作起来,情绪波动就会变得极大。 此背后的原理在于,倘若脾胃原先处在正常的状态,不过情绪却不通畅的时候,肝气便易于郁结起来。 从中医五行学说来看,肝属木脾胃属土,木克土正常情况下肝木的疏泄功能有助于脾胃的运化,可一旦肝气过旺或郁结,就会克制太过,就如同水流湍急而冲击堤岸一般,肝气不畅会严重影响脾胃这一“堤岸”的稳固从而导致脾胃功能失常,引发诸如胃痛、胃胀等症状。 此时身体为了恢复平衡,便会以脾胃不适的症状来发出求救信号,这其实是一种自救机制。 曾有一位患者,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之下,情绪时常焦虑不安,总是感觉胃胀、反酸。 经专业中医诊断,发现其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致使脾胃运化失司。 中医采用疏肝理气、健脾和胃的中药进行调理,并辅以情绪疏导。 在历经一段时期的系统诊疗之后,病患的脾胃不适之症有了极为明显的缓解,其情绪亦逐步趋向于平稳状态。 这一实例充分彰显了脾胃病与情绪、肝脏之间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也提醒着我们在应对脾胃病时,不可忽视情绪和肝脏功能的调节。
脾胃病最大的“祸根”不在胃,存下吧,很难找到了 脾胃病反反复复,实则是身体发出
陈玉龙谈养护
2024-12-24 16:58:53
0
阅读:1360
消遥自在
我前几年胃疼,带食管反流,西药吃了有一车,啦座药都十盒十盒买,没用,吃多了胃还会萎缩,二年做了九个胃镜,每次都是红肿,轻微烂,那味道疼过的人应该知道,后自己多上网,在好大夫网上看到郑州一附院罗教授治愈医案,后吃了一种治精神药好了
益海嘉里都 回复 03-24 23:53
什么药?求告知🙏
消遥自在 回复 益海嘉里都 03-25 14:20
'黛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