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母亲花300多万买了一套房,登记在儿子名下,不料,儿子背着母亲把房产证挂失,又补办,把一半产权赠与妻子,母亲发现后,不慌不忙,拿出一份证据,将儿子告上法院,法院判决亮了! 为了方便日后的房产管理,李阿姨决定将几百万的房产登记在儿子张明的名下。 李阿姨在转移房产登记时,审慎地和儿子订立了代持合同。文件清晰声明,尽管房产名义上登记为张明所有,但实际权益仍属李阿姨。 张明结婚后,与妻子王芳住进了这套房子。李阿姨也经常来探望儿子儿媳,帮忙打扫卫生,准备可口的饭菜。她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能看到儿子幸福快乐,这就是她最大的心愿。 由于李阿姨和王芳的生活习惯有冲突。王芳于是开始对李阿姨的到访表现出不耐烦。而李阿姨为了家庭和睦,于是减少了看望次数。 半个月后,李阿姨和王芳再次因为一些小事爆发争吵。王芳随后气愤的说道:"你已经和这个房子没关系了,产权已经变更了。我已经让张明重新办了一个房本写的是我们两个人的名字,你和张明签合同立的挂名约定的房本已经被我们废弃了。从此,这房子跟你没关系了。这就是你惹我的下场!" 李阿姨随后查询了房产信息。她发现房产证上不仅有张明的名字,还有了王芳的名字。 原来,在王芳的撺掇下,张明暗中为房产证办理了挂失重发,并将一半房产所有权转赠给了妻子王芳。 李阿姨陷入纠结中。她不愿相信自己的儿子会做出如此寒心的事,却又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犹豫再三,李阿姨决定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她找到了当初与儿子签订的代持协议,这份她一直珍藏的文件此刻成了她唯一的希望。李阿姨聘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律师,将儿子和儿媳告上了法庭。 审判过程中,张明辩称房子为自己购置,挂名协议是因自己年少无知,缺乏判断力,被母亲诱导签订。他还坚持认为,尽管房产最初由母亲出资,现在也应视为夫妻共同财产。王芳则坚称自己是善意取得者,不应承担任何不利后果。 法院详细检视了各方呈递的证据,其中包括李阿姨的购房款项汇款凭证、挂名协议及张明夫妇的婚姻证明等。经过全面调查和审慎评估,法庭最后做出了裁决。 法院认定,虽然房产登记在张明名下,但实际所有权应归李阿姨。法院要求张明和王芳协助李阿姨将房产过户到她的名下,并承担相关的费用。 此事被报道后引发网友热议。 有网友说,支持这位母亲,房产是大事。老人能够清楚的处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为这位清醒的母亲点赞。 还有网友表示,产权证是法律凭证,代持协议只是内部约定,对外无效。房产这种大事,还是要按法律来,亲情和信任不能代替法律条款啊。 还有网友说,我们这里有些父母会在房产证上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只占百分之一额度,这样孩子就不能头脑发热,随意把房子卖掉了。 对此,您怎么看? 文章中人物均为化名
2024年12月,母亲花300多万买了一套房,登记在儿子名下,不料,儿子背着母亲
广瓦下州
2024-12-24 14:12:53
0
阅读: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