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浙江省与江苏省之间的gdp差距是越拉越大,可是我还是感觉浙江省更富裕一些,这究竟是错觉还是事实呢? 具体来说南京的gdp高于宁波,苏州的gdp高于杭州,可是我还是觉得杭州、宁波这两个城市有钱人的比例更高一些。 虽然衢州、丽水的gdp总量比不过宿迁胖、连云港,但是走在街道上我还是感觉衢州、丽的民富水平更强。因此我认为仅看gdp无法真正看出浙江省的实力,说句心里话我反倒觉得浙江省比江苏省发展速度快。
浙江人给人感觉有钱的原因是因为那里商贩多,从以前密密麻麻的家庭小作坊,到今天的直播、网店、民宿及各种特色小产业,几乎遍布所有浙江的平原山区,例如宿迁的人花木雷声大的全国都知道,如果相比浙北农村山区,宿迁的花木就是小儿科,关键人家是不声不响的。所以GDP再大,跟老百姓的日子毛关系没有(苏州那么多世界五百强,跟普通老百姓有关系吗),所以现在选村干部的条件,第一条就是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人上
两省模式不一样。早先,整个浙江手工坊起家,有做的越来越好,劳动密集型,手工坊带来的是商业的繁荣发展,而江苏苏北一直很穷,苏南得益于村集体经济,集中力量办大厂,代表的就是华西村。这就是所谓的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而后来,浙江在这个手工坊越走越远,加上杭州互联网的发展,而江苏走的外资引进和工业园区经济,江苏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工业园和高新区。工业的GDP肯定比商业的高,但是浙江的钱被更多的老板姓挣去了,江苏则是政府挣的更多。这就是差距。苏北一直是老老实实的农民,后来只是外出打工,和大部分的中西部农村差不多,只是平原比较多,适合大规模水稻小麦种植,江苏的粮食产量一直是全国前几位。
江苏,浙江,广东均生活过一段时间,没有感觉到江苏跟富裕沾边,广东是贫富差距大,浙江是整体富裕,不管是舟山的遥远偏僻小岛还是宁波温州台州绍兴等繁华都市,比起广东和江苏,浙江更发达更先进更和谐更宜居。
用户94xxx22
江苏 注水第一大省 连云港水注的人均比温州还高 不觉得搞笑吗
用户10xxx41
江苏就是由吴语方言习俗和江淮官话习俗组成。而唯一是河南中原官话习俗的徐州在江苏确实与众不同显得格格不入。徐州实力微弱,就连对自己管辖的县都毫无经济辅射能力。徐州也是典型的外流人口大市,在全国都能排前几名,在徐州火车站(及其辖县新沂站、邳州站)有太多肩扛怀抱蛇皮袋的人(外出或回家)。在苏北与徐州不是同一个文化习俗的盐、淮、连、宿这四个苏北城市对徐州很抵触距离感很强烈,很难与徐州为伍以至于至今徐州在苏北还属于孤单寂寞无友。而苏南苏中等城市对徐州更陌生视其为一个河南或皖北的城市。
黑水白山
我举个实例吧,我老丈人。嘉兴人。57年出生,知青到本地农村,为了多挣工分,除了干农活,晚上会去做木工,很能干,入了党,后来返城,到县电子厂做工人、技术员,八九十年代工厂倒闭下岗,出来和几个同事成立小厂子做音箱,九十年代中期几个人分开各干各的,先租厂房,在农民房,有原始积累工业区买地自己盖厂房,传统模式流水线招工开模铺货要账…周而复始。08年开始进阿里的企业版,挺好。但随着智能机时代到来,电脑音箱没落了,然后他减产,,厂房租出去三分之二,去投别的项目,参股一些别的厂子,驾校,自己找人开饭店…前几年征地厂子彻底没了,人也60多了,算是退休了,还想着弄农家乐之类精力不够没人陪他弄作罢了。这可能是他们那个年龄浙江人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吧,肯吃苦干活,脑子灵活,爱琢磨事情寻找商机,胆子大,一旦有机会就敢压上身价去做…没有等靠要,也没有怨天尤人怀才不遇,一代人的缩影
用户79xxx01
浙江的GDP反映不真实,因为浙江人很多在外面发展,还有很多私营业主的数据也不一定能统计进去。
Be happy
就是错觉,反正我没钱
一只爱游泳的鱼
看人均年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