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与午睡有关?再三提醒:过了55岁,牢记午睡“四不要” 午休是许多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句话说得好:“中午不小憩,下午没力气。” 适度的午休能有效减轻疲劳,让人在下午的工作中更加充满活力。然而,有研究提示,午休时间过长或频率过高可能并非益事。 一项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发表、针对1140名73至87岁女性、持续14年的追踪研究显示,白天过长时间的午休可能与未来心力衰竭风险的增加有关。研究者认为,白天长时间的小憩可能是心力衰竭的早期征兆。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睡眠障碍科主任江帆进一步解释,午休时间过长会使人体进入深度睡眠或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此时醒来会感到不适,因为大脑皮层仍处于抑制状态,导致大脑暂时供血不足,给心脏和大脑带来额外负担。对于有睡眠呼吸暂停症状的患者,过长的午休可能会加重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增加患病风险。 为了科学地进行午休,以下“四不宜”原则需牢记: 1、不宜过晚 建议在早上醒来后的6至8小时,以及晚上就寝前的8小时之间安排午休,这样既能缓解上午的疲劳,又不会干扰晚上的正常睡眠。 2、不宜过长 如前所述,午休时间过长,特别是超过1小时,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痴呆甚至死亡的风险。因此,午休时间最好控制在30分钟左右,最长不超过1小时。 3、不宜饭后立即睡 饭后立即午休可能会对消化系统、大脑及头部血管产生不良影响。建议在饭后至少等待20分钟再开始午休。 4、不宜趴着睡 趴睡会使颈部前屈,与颈椎的自然生理曲度相反,长期如此可能导致颈椎变形、颈部肌肉疲劳,甚至诱发颈椎病。因此,应避免趴睡。
心衰与午睡有关?再三提醒:过了55岁,牢记午睡“四不要” 午休是许多中国人日常
奇妙本草
2024-12-19 22:42:11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