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汤阴老城有个流传很久的古老传说故事,“文王庙的兔子打不嘞”,这个故事源于周文王

金禾木影像 2024-12-17 15:40:55

在汤阴老城有个流传很久的古老传说故事,“文王庙的兔子打不嘞”,这个故事源于周文王“吐子”,“吐子”与“兔子”谐音。“吐子”后来慢慢演变成了兔子,小白兔被认为是伯邑考的天、地、人三魂所化。 据县志记载:“文王庙在县北八里羑里社,创于元末。……”汤阴文王庙就在现在的羑里城景区内,过去“演易坊”石牌坊,就会看到高台阶上的“周文王演易处”,拾阶而上就是文王庙,是囚禁周文王七年的地方。‌在羑里城的西北角,文王庙高台下有一座伯邑考墓,也叫“吐儿冢”。 周文王,即西伯侯姬昌,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在羑里城囚禁七年,推演了《周易》,奠定了西周政体,对后世影响深远。《周易》成为《五经》之首,旷世奇书。 伯邑考是西伯侯姬昌的长子,生性善良、孝顺、正直,是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兄长。封神榜记载:伯邑考“丰姿都雅,目秀眉清,唇红齿白,脸如满月”,是当时的一个美男子。 西伯侯姬昌奉命去朝歌的时候,就算到自己将有七年的灾祸 ,所以就把西周各方面安排稳妥,让长子伯邑考主持大局。并嘱咐西周众臣千万不要去朝歌为自己奔走,因为七年之后自己自然能脱难归来。 时间快到七年,不见父亲回来,为救父亲姬昌脱离朝歌,伯邑考带着西岐三宝(七香车、醒酒毡、白面猿猴)外加十名美女献给商纣王,不料受到九尾狐狸精苏妲己的喜爱,伯邑考誓死不从,于是被妲己陷害,最终惨遭商纣王下令处死,并剁尸烹杀。武王伐纣成功后,敕封伯邑考为地位极尊的“中天北极紫微大帝”之神。 商纣王本名子受,别称受德、帝辛、殷纣王等,谥号纣,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075年至公元前1046年。商纣王是商朝末代君主,商王帝乙的小儿子,排行老三,从小居住在商朝的国都朝歌(今河南淇县)中,是一个残暴无道、昏庸荒淫、沉迷酒色的昏君、暴君。 商纣王听说姬昌能够占卜未来,就想试探他 。西晋皇甫谧所撰《帝王世纪》,记录了伯邑考之死“纣既囚文王。文王之长子曰伯邑考质于殷,为纣御。纣烹以为羹,赐文王,曰: ‘圣人当不食其子羹。’文王得而食之。纣曰: ‘谁谓西伯圣者? 食其子羹尚不知也。’”商纣王烹杀伯邑考是为了验证姬昌是不是圣人,伯邑考在荒诞的验证中成了牺牲品。 西伯侯姬昌,所谓“虎毒不食子”,他这明知道是自己儿子的肉羹还吃,封神榜中载:“姬昌不觉流泪曰:‘我儿不听父言,遭此碎身之祸!今日如不食子肉,难逃杀身之殃;如食子肉,其心何忍?使我心如刀绞,不敢悲啼,如此机,我身亦自难保。’姬伯只得含悲泣泪,不敢出声。” 姬昌为了打消商纣王的疑虑,假装不知,忍痛吃下肉羹。‌商纣王走了之后,他把吃下的肉羹全部吐出来,形成了一个坟冢叫“吐儿冢”,“吐儿冢”就是伯邑考的坟墓,从伯邑考的坟墓中经常有三只漂亮的小白兔跑出来在文王庙附近活动。 汤阴人觉得这些兔子是伯邑考天、地、人三魂化身,他为救父亲,死得冤枉,以另一种方式生存下来,伴随文王左右。于是相约文王庙附近活动的兔子,不是野兔,那是周文王的儿子伯邑考,见到那些兔子,都不要惊吓他。 后来传说,有猎人从文王庙附近路过,无意中发现了兔子。见了兔子就开枪,结果,兔子没打着,‌枪膛憋弹了。“文王庙的兔子打不嘞”这个故事越传越神乎,再也没人敢在文王庙附近打兔子。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