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北京,李大妈走在路上,看见一家店刚出了一锅香喷喷的糖炒栗子,李大妈忍不住走上前去,趁店员不注意,抓起一颗就丢进嘴里,结果板栗温度太高,李大妈嘴被烫了个大泡。事后,李大妈把责任全推到店家头上,要求赔偿她医药费和精神损失费,遭到拒绝后,李大妈直接闹到法庭,法院判了! 12月9日,李大妈循着香味来到了一家干果店门前。看着店里刚刚出炉了一锅香喷喷的糖炒栗子,不免让人有购买的欲望。当她看到价格牌上写着"18元/斤"时,不禁皱了皱眉头。在她看来,这个价格实在是太贵了。她心里暗想:"这么贵,谁买得起啊?" 就在这时,一个念头突然闪过李大妈的脑海。她左右张望了一下,发现店员正忙着招呼其他顾客。趁此机会,李大妈悄悄地伸出手,迅速抓起一颗刚出炉的栗子,就往嘴里塞。 就在栗子刚刚接触到她的嘴唇的那一刻,李大妈感到一阵剧烈的灼痛。原来,这颗刚出炉的栗子温度极高,瞬间就把李大妈的嘴唇烫出了一个大泡。 李大妈痛得直跳脚,惊叫声引来了店员和其他顾客的注意。店员看到情况后,立即拿来了冰水和药膏,想要帮助李大妈处理伤口。然而,李大妈却突然变了脸色,开始指责店家。 "你们这是什么店啊?卖这么烫的东西,是想害人吗?"李大妈大声质问道,"我要你们赔偿我的医药费和精神损失费!" 店主听到这话,感到十分困惑。他解释道:"李大妈,我们的栗子是刚出炉的,温度自然会比较高。而且,您是未经允许就拿了栗子,我们并没有卖给您啊。" 但李大妈似乎并不接受这个解释。她坚持认为,店家有责任确保顾客的安全,即使是还没有购买的顾客。她要求店家赔偿她的医药费,还要求一笔不菲的精神损失费。 面对李大妈无理的要求,店家坚决拒绝。他们认为,李大妈的行为本质上是偷吃,而且作为成年人,应该有基本的判断能力,知道刚出炉的食物温度会很高。 然而,李大妈并不打算就此罢休。她威胁说要曝光店家,要让他们在网上出名。但店家依然坚持自己的立场,不肯赔付。 就这样,这场争执最终演变成了一场法律纠纷。李大妈真的把店家告上了法庭,要求法院判决店家赔偿她的损失。 在法庭上,李大妈声泪俱下地描述了自己的"遭遇"。她声称自己只是想尝一尝栗子的味道,没想到会遭遇如此严重的伤害。她认为,店家应该对此负全责,因为他们没有尽到安全保障的义务。 店家的律师则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指出,李大妈的行为本质上是偷吃,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不道德的。而且,作为一个成年人,李大妈应该有基本的判断能力,知道刚出炉的食物温度会很高,贸然食用可能会造成伤害。 法官仔细听取了双方的陈述,并审查了相关的证据。在权衡了各方面因素后,法院做出了判决。 法院认为,虽然店家确实有安全保障的义务,但这种义务主要是针对正常购买和消费行为的顾客。李大妈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具备基本的判断能力。她未经允许就偷吃店家的商品,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不当的。 此外,法院还指出,李大妈应该能够预料到新出炉的栗子温度会很高,贸然食用可能会造成伤害。她没有采取任何预防措施就直接吃下去,这种行为显示出她没有尽到自我保护的义务。 基于以上理由,法院最终判决李大妈需要自行承担这次事件的责任和后果。店家不需要为此赔偿任何费用。 这个判决无疑给了李大妈当头一棒。她原本以为凭借自己的年龄和"受害者"身份,可以轻易获得赔偿。没想到法院会做出这样的判决。 这个案例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广泛讨论。许多网友对法院的判决表示支持,认为这个判决体现了法律的公平公正。也有人借此呼吁,希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加诚实守信,不要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 最后,这个故事也给商家提了个醒。虽然这次法院站在了商家这一边,但商家也应该加强安全措施,比如在明显位置放置警示标志,提醒顾客注意食品温度等。这样不仅可以保护顾客的安全,也能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2024年12月北京,李大妈走在路上,看见一家店刚出了一锅香喷喷的糖炒栗子,李大
常常说说
2024-12-15 22:32:29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