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有玩沙袋的吗? 四十多年前,中国刮起一股武林风。我那时候十七、八岁,看了好多武打电影和电视剧,还借阅别人的武林杂志。我们那一拨人中兴起了一股沙袋风格。 沙袋风格,一个是日常生活出行腿上绑着沙袋,练腿部力量。我和我弟弟的沙袋都是我妈给做的。用缝纫机轧一个长方形布袋子,再在布袋子上分成几十道一指头宽的小格子。自己用漏斗逐条把炒干的沙子灌满,然后让我妈把口子用缝纫机封上。再钉上四个布条子,就可以绑腿上了。 练习击打的沙袋是自己做的。那时候买布要布票,一个供拳打脚踢的沙袋要一米布票,大人也舍不得,因为拳打脚踢的沙袋用不了多长时间。我们就捡化肥袋子装上炒干的沙子,扎口吊起来。练拳练脚。当然,我们踢沙袋时腿上都帮着沙袋。 打沙袋很累的。开始练时,两只拳头轮番出击,打个三十来下,肩膀头子就酸的不行了。如果单拳击打,十下左右自己就站不稳了。打沙袋和出空拳太不一样了。踢沙袋更震的腰发麻。连续踢五下,屁股就疼。对了,我们踢沙袋都是赤脚。穿鞋踢不起。两天鞋子就破洞了。我们也练习用头撞沙袋,用肩膀扛顶沙袋。也练翻跟头打鹞子时手脚击打沙袋。 练沙袋,头上没有起老茧子,手脚可是练出来厚厚的一层。 我们的武术都是照着电影电视剧和杂志比划,套路秘诀谈不上,功夫还是有点的。至少拳头硬,不怕疼。我和我弟弟一掌砍下去,能把课桌一角劈掉。诚然,那时候的课桌是刨花板做的。估计一般人,不怕疼,心一横,也能掌劈刨花板课桌一角。当然,掌劈课桌一角不但要稳准狠,还要有爆发力,劈掌要九十度左右,斜了,手掌边缘不剐一道口子也蹭一层皮。 我和我弟弟也能劈砖。但不是那么轻易。得把红砖架空,砖空距离尽量大,最好两头再压着固定。劈砖必须心狠手辣。最佳是劈砖正中间,偏多了够呛。不是回回能劈开砖,手掌砍不断红砖时,手会疼得龇牙咧嘴甚至情不自禁流眼泪。不知道现在的娃娃还有我们那时候的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精神头吗? 当时,我们还练习大劈叉。能大劈叉,脚就能踢到别人头和脸。我和我弟弟照猫画虎练气功,结果没有什么气功功夫。我见熟人先弄个带子把腰刹紧,伸缩腿绕胳膊,又是吸气又是吐气,然后握紧拳头小臂上鼓起一个包,让我用让我用棒子抡。别人说是硬气功,我将信将疑。我也没有心思跟他学习气功。那位是我在兵团经济专科学校上学时的朋友。他是刷油漆的上海人,全国各地跑,是实打实的江湖中人。我和他还拜了把子。 我在兵团经济专科学校上学时见识有气功的人多了,。一个校工经常到我们宿舍玩,同学过生日时,他就表演过。先是一阵子全身抖动,然后一板砖拍在头顶,板砖大卸八块。还有,教师节和元旦学校开联欢会时,有好几位短训班学员表演硬气功节目。人家是在职进修,跟我们不熟悉不玩 对于气功,我一直半信半疑。我曾经和我弟弟用心练过,没有练出感觉,不知道别人咋修成正果的。当年,我和我弟弟在家时绑腿沙袋几乎不离腿,经常打沙袋踢沙袋。后来我和我弟弟都离开芳草湖农场去外地上学。把绑腿绑沙袋和击打沙袋留在家里。我们回来时,没见沙袋也不想玩沙袋了。估计是我妈把沙袋送人了。 慢慢的,中国的武林风刮走了。武侠小说盛行,欣赏赞叹别人武功盖世比自己亲力亲为爽歪歪。我们是二不跨五。却在社会横流中不怕风吹浪打。
现在还有玩沙袋的吗? 四十多年前,中国刮起一股武林风。我那时候十七、八岁,看了好
赵尉在草原上骑马打狼
2024-12-14 16:05:3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