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4岁的人民日报记者凌志军正在家写作,却突然晕倒。他去医院一检查,发

从南谈历史啊 2024-12-10 02:39:04

2007年,44岁的人民日报记者凌志军正在家写作,却突然晕倒。他去医院一检查,发现已经到了肺癌晚期,癌细胞甚至扩散到脑袋里。医生冷漠地说:“你只剩3个月了。”但凌志军不服输,他一直活到了今天。 2007年,44岁的凌志军原本以为人生正处在最美好的阶段。作为人民日报的记者,他的工作充实而有意义。凌志军一直注重锻炼身体,经常运动,因此自认为身体健康。然而有一天,他在家中奋笔疾书时,突然感到头晕目眩,随即晕倒在地。 凌志军被紧急送往医院检查,结果令他难以置信。CT和X光片显示,他的肺部、脑部甚至腿部都布满了肿瘤的阴影。医生告诉他,肺癌已经到了晚期,癌细胞扩散至全身。 听到自己被诊断为晚期癌症,凌志军一时间无法接受这一事实。前一天他还在公园跑了五公里,身体状况比许多年轻人都要强壮,完全没有想过自己会患上如此严重的疾病。心头的震惊与不甘让他难以平静,他决定为了确认病情,换一家医院进行详细检查。 在新医院,医生仔细进行了影像学检查和化验,结果几乎与之前的诊断如出一辙。此时,凌志军的心情跌入谷底,失望、恐惧与无助交织在一起,仿佛整个世界都在瞬间崩塌。 最初,他还是听从医生的建议,按时吃药、输液,努力配合治疗。然而,两个月过去了,身体并未有任何好转,反而伴随着越来越明显的虚弱和疲倦。每次看着镜子中逐渐消瘦的自己,他感到一阵阵心痛。面对这种无效的治疗,凌志军决定出院,四处求医,希望能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经过朋友的介绍,他联系了一位专门研究癌症的专家。专家在仔细审阅了凌志军的X光片后,语气冷漠地说出了几个字:“切除肺癌,进行化疗,还能再活两年。”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击打在凌志军的心上,让他感到绝望,仿佛看到了生命的尽头。 但凌志军并没有就此放弃。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走出阴霾,积极寻找抗癌良方。于是,他开始四处打听有名的癌症专家。功夫不负有心人,凌志军得知北京天坛医院有位在癌症治疗领域颇有造诣的老教授。怀着一丝希望,他排队挂号,终于见到了这位专家。 然而,现实再次让凌志军感到无比沮丧。专家匆匆看了一眼他的片子,便转身和旁边的年轻医生聊了起来,全然不顾凌志军的存在。好不容易插上一句话,凌志军问起脑部肿瘤和肺部肿瘤的关系,医生却只是反问道:"你难道希望它们毫无关联吗?"几次奔波,数日等待,高昂的挂号费也付诸东流,凌志军非但没有得到任何有建设性的意见,内心反而更加迷茫了。 在这个艰难的时刻,凌志军想到远在海外的妹妹。她是医学院的高材生,正在攻读癌症研究的博士学位。听闻哥哥的病情后,妹妹立即联系了国外顶级的癌症专家,安排了远程会诊。在几位专家的讨论下,他们得出了一个结论:虽然肺部存在大面积癌变,但脑部的肿瘤并不是扩散的结果,存在自我痊愈的几率。 然而,专家们建议,考虑到病情的复杂性,凌志军还是需要接受国内知名的肺癌教授的现场评估,才能制定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凌志军在几天后见到了这位教授,教授再次确认了之前的方案:化疗、肺部切除、持续用药。 回想起自己早年亲眼目睹过化疗的过程,凌志军心中充满了恐惧与抗拒。化疗的痛苦对他而言是噩梦般的存在,身体的折磨与精神的压迫让他难以忍受。经过长时间的挣扎与思考,凌志军终于做出了决定:只进行肺部肿瘤切除,不接受痛苦难忍的化疗。他心中明白,哪怕只剩下三个月的生命,自己也不愿意躺在病床上等死。他要以自己的方式争取生存,哪怕前路艰难,也要勇敢面对。 就这样,凌志军义无反顾地开启了另一段抗癌旅程。他暂别了繁忙的工作,告别了昼夜颠倒的生活,带着家人来到深圳郊区的一处小院。在这里,凌志军开始学着放慢脚步,用心感受生活的美好。他不再把自己当作一个癌症病人,而是尽情享受慢生活带来的惬意。 为了更好地康复,凌志军彻底改变了以往的饮食习惯。他远离腌制、油炸和甜食,开始吃起粗粮和新鲜蔬果。"红梅大枣糙米饭"成了他最爱的保健餐,也是他力荐给病友们的美食。 生活在乡间,凌志军每天都会抽时间晒晒太阳,听听相声,甚至还会偶尔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在他的抗癌日记里,凌志军写道:"纵使病入膏肓,只要拥有一颗健康的心灵,我们依然可以活得精彩。是癌症,让我的人生进入了全新的境界。"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凌志军明显感到身体状况有了很大改善。复查的结果更是让全家上下喜极而泣——体内的肿瘤竟然开始萎缩了!凌志军的抗癌经历让他深深体会到,身心的自愈力是何等重要。他创造性地提出了"非医学意义治疗"的概念,强调生活方式、情绪管理和家庭支持在战胜疾病中的关键作用。 2012年,经过五年的顽强抗争,凌志军终于将体内最后一个癌细胞赶走了。 如今,凌志军已经成为中国抗癌第一人,他感动和鼓舞着无数癌症患者。 在确诊后的第15个年头,62岁的凌志军依然活得精彩纷呈。他用亲身经历告诉世人,勇敢面对疾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与癌症和谐共处,我们就一定能创造奇迹,迎接崭新而美好的未来。

0 阅读:550
从南谈历史啊

从南谈历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