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初,沈从文决定自杀。他把手指插进电插头,结果被长子发现,一脚踹开没死成

从南谈历史啊 2024-12-08 02:35:49

1949年初,沈从文决定自杀。他把手指插进电插头,结果被长子发现,一脚踹开没死成。时隔2个月,沈从文把自己反锁在卧室,用剃刀割喉、切腕,又喝下大盏煤油。等到张中和发现他时,人已经快要不行了。 1949年的初春,对于沈从文而言,却是人生中最为黑暗的日子。 新中国即将成立,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他的内心却充满了彷徨和绝望。 郭沫若发表的一篇文章,将矛头直指沈从文。 这篇文章不仅见诸于报端,更是以手抄的形式,张贴在沈从文任教的北大校园内,成为师生茶余饭后的谈资。 沈从文一夜之间成为众矢之的,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更让沈从文痛苦万分的,是妻子张兆和的不谅解。多年前,沈从文与高青子的婚外情,给这段婚姻留下了无法弥合的裂痕。 如今,因为那部根据高青子经历创作的小说《看虹录》,再次将他推上了风口浪尖。 张兆和虽然没有提出离婚,但却带着孩子回了娘家,留下沈从文一人独自承受煎熬。 在内忧外患的双重打击下,沈从文的精神几近崩溃。 他开始萌生了自杀的念头,希望通过死亡来解脱痛苦。在一个阴郁的午后,沈从文将手指伸进了电源插座,企图以触电的方式结束生命。 但是,厄运并未降临,他的长子及时发现了父亲的异常,一脚将他踢开,化解了这场险境。 两个月后,沈从文再次选择了死亡。沈从文的心情如同被风雪摧残的枯木,失去了生机与希望。他的生活变得愈发灰暗,每一个日子都是一场无尽的挣扎。 在绝望的深渊中,他做出了一个极端的决定:喝下煤油,试图以此结束自己的痛苦。 此外,他还选择了割腕,试图摆脱这种无法承受的精神折磨。 然而,命运并未就此结束他的生命。 正当他在黑暗中渐渐失去意识时,有人发现了他的异常,及时将他送往医院。 经过紧急抢救,沈从文的性命得以保住,但他的心理创伤却难以愈合。 醒来后,他发现自己躺在病床上,病房里弥漫着消毒水的气味,周围的白墙显得苍白而冷清。 在病床上,沈从文伸手试图拉住妻子张兆和的手,渴望得到一丝温暖与支持。 但张兆和却狠狠地将他的手甩开,目光中流露出不屑与冷漠。 那一刻,沈从文的心如同被重重击打,孤独感瞬间涌上心头,仿佛连最后一丝依靠都被无情地抽走。 随后,沈从文被转入精神病院,那里环境阴暗,气氛压抑,四周时常可以听到其他病人的低语与呜咽。 他的精神状态愈发不稳定,常常陷入沉默与自我怀疑,心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无奈与绝望。 尽管他曾是文坛上的一颗明珠,但此时却仿佛被遗弃在了角落,任凭时间流逝。 在他住院期间,张兆和始终没有去看望过他,似乎对沈从文的选择感到失望与愤怒。 沈从文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与痛苦,曾经的爱与信任在此刻化为泡影。 他在病房里独自思索,回忆起过去的点滴,心中涌动着对生活的无尽思考。 无论外界的批判如何,他始终无法摆脱对文学的热爱与执念。 尽管身处绝境,沈从文的内心深处仍然燃烧着一丝不甘与渴望,渴望重新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与归属。 经过一番挣扎,沈从文做出了决定。 他要活下去,不仅为了深爱的妻儿,也为了他所钟情的文学事业。 这一刻,他明白,死亡并非解脱,只有直面困境,才能获得重生。 从精神病防治院出院后,沈从文并没有选择继续沉沦。 他知道,只有重新振作,才能真正走出内心的阴霾。 北大博物馆正值搬迁之际,沈从文毅然决定投入到这项工作中,用劳动来疗愈伤痕累累的心灵。 在搬迁的过程中,沈从文体力上虽然不如从前,但他仍然尽心尽力,一箱一箱地搬运文物,忙得不亦乐乎。 这项工作虽然辛苦,但却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踏实和满足。 渐渐地,他开始意识到,人生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文学创作,每一份付出都值得被珍视。 在潜心研究的日子里,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沈从文的生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博物馆举办了一场敦煌文物展,沈从文被指派为讲解员。 这次邂逅,点燃了沈从文心中难以言说的情感。 他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也许自己可以尝试写一部书信体的自传,将这段特殊的经历记录下来。 这部自传不仅仅是对过往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 尽管妻子张兆和始终无法原谅他的过错,但她却选择了守候。 在张兆和无言的支持中,沈从文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力量。 他明白,是妻儿给了自己重新开始的勇气,是他们的爱,支撑着自己走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岁月如梭,转眼间,沈从文已经83岁高龄。 1985年的一天,一位女记者来到他的家中,采访这位曾经备受争议的作家。 当谈及过往的经历时,沈从文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泪如泉涌。 往事如烟,他终于明白,自己当年的错误给妻子带来了多么深重的伤害。 采访结束后,沈从文拿起了尘封已久的笔,开始动笔写那部书信体自传。 他用《我的精神家园》作为书名,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娓娓道来。 在书的结尾,他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人生路漫漫,我在痛苦中领悟,在绝望里重生。感谢一路陪伴的亲人,让我成为自己的摆渡人。"

0 阅读:12
从南谈历史啊

从南谈历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