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实聊一下。
蔚吹和蔚黑别在我这骂人,我这里提供讨论场所,不提供骂架。
用产值倒推后拉平成本,那所有的企业还干个啥,睡觉就好了,这活谁爱干谁干。
坦率来讲,我测算不出来换电站成本,因为这很多都是机密,我哪知道。
但可以讲个事实:换电站成本高于充电站。
但你纠结换电站成本,就像你在纠结,架桥修路成本高一样,意义不大。
最近老百姓发现,高速、跨海大桥、高铁拉近了地理空间距离,让出行更加便捷了。
说远了,再说回换电站,大的成本结构是换电站壳体(主体)、电池、场地、施工。
其实细节很多,但大头是这几个,电池和这都是固定资产投资,属于现金流概念。
说到换电站主体,相比超充确实会多一些物料费,这是个人都能看出来吧,一个露天大棚,一个精装民宿。
除了这个,其实换电站和超充的成本几乎接近,大头是变压器,不同地区、场站变压器并不同,购买和租金差异都比较大。
所以结论不用讨论:换电站成本一定比超充贵。
但如果只看 BOM 不看功能,这个逻辑就不同了。
换电站的营收组成:
- 换电服务(电费 + 服务费)
- 调峰
- 调频
- 现货交易(可以做,政策在推进)
- 隔墙交易(可以做,政策在推进)
具体就不展开了,你只要知道每一个都很重要。
超充的营收之后:充电。
你会说,超充也可以调峰调峰,理论上来讲,技术没有问题,现实是电网比谁都讨厌这玩意。
长的漂亮,学历又高,善解人意,人品还好,还更会挣钱。
册那,她花点钱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