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一位入朝作战的志愿军战士,因为爱上了朝鲜姑娘,战争结束回国后,战士始终无法忘怀那份深埋心底的情感,随后,他的大胆举动最终改写了两人的命运。
单体福出生于1926年,家境贫寒。17岁那年,他毅然加入新四军,投身抗日战争。在战场上,他英勇无畏,多次立功。解放战争结束后,他又随志愿军赴朝参战。然而,一次激烈的战斗中,单体福不幸负伤,被送往战地医院。
就在这家简陋的医院里,22岁的朝鲜护士全信爱成为了照顾单体福的护理人员。全信爱出生于1932年,家境同样贫困。她的哥哥在战争中牺牲,这更坚定了她参军的决心。
两个月的朝夕相处,单体福和全信爱渐渐熟悉起来。虽然语言不通,但他们却能通过眼神和微笑交流。单体福被全信爱的温柔和坚强所吸引,而全信爱则钦佩单体福的勇敢和坚毅。然而,在军纪严明的战地医院,他们只能将这份感情深深埋在心底。
1953年,战争终于结束了。单体福带着对全信爱的思念回到了家乡射阳,在县公安局工作。然而,他无法忘记那个在战火中给予他温暖的朝鲜姑娘。经过深思熟虑,他鼓起勇气,给全信爱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的爱意和结婚的愿望。
当全信爱收到这封跨越国界的信时,她心中激动万分。她将这件事告诉了家人和医院领导。出乎意料的是,他们都给予了大力支持。
在那个年代,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深厚,两国领导人也鼓励这样的跨国婚姻。在各方的帮助下,全信爱顺利办理了出国手续,踏上了前往中国的旅程。
1954年春天,全信爱来到了射阳县。当她再次见到单体福时,两人相视而笑,他们很快举行了婚礼,正式成为夫妻。婚后,全信爱被安排在县医院工作,开始了她在中国的新生活。
虽然面临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但全信爱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和勤奋的态度,很快适应了新环境。她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努力融入当地社会。在工作中,她兢兢业业,用精湛的医术赢得了同事和患者的赞誉。
单体福也一如既往地在公安战线上辛勤工作。他们互相支持,共同进步,成为了当地有名的模范夫妻。全信爱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还当选为县政协委员,为当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2003年,非典疫情席卷全国。已经年过七旬的全信爱毅然决然地投入到抗击非典的第一线。
她不顾家人的劝阻,日夜奋战在医院里,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然而,长期的劳累和高强度的工作最终耗尽了她的体力。在一个夜晚,全信爱永远地离开了她深爱的丈夫和第二故乡。
全信爱的离世让整个射阳县陷入悲痛之中。为了纪念这位为中国医疗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朝鲜姑娘,当地政府决定将她安葬在烈士公墓,以此表达对她的敬意。
时光飞逝,单体福和全信爱的故事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相反,它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和传颂。当地政府将他们的故事编入教材,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这段特殊的历史。每年的清明节,都有众多市民自发前往烈士公墓,向全信爱献花致敬。
这段跨国婚姻不仅是两个人的爱情故事,更是中朝两国人民友谊的缩影。它见证了两国在战火中结下的深厚情谊,展现了不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如何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单体福和全信爱的故事,成为了和平年代里一段珍贵的历史记忆,激励着后人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传承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参考来源:射阳日报-70年前,一段朝鲜战场上的跨国恋
正直的人
两国友谊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