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一个年仅23岁的河南小伙饿死在了家中,他不是没钱吃饭,也不是受到了束

广瓦下州 2024-11-29 15:39:50

2009年,一个年仅23岁的河南小伙饿死在了家中,他不是没钱吃饭,也不是受到了束缚,而是因为太懒,所以懒死了自己。   1986年,河南信阳的一个乡镇出生了一个叫做杨锁的男孩,从名字中就可以看出来,杨家人对于这个男孩相当的重视,就如同宝贝一样,所以想将它锁起来,因此取名杨锁。   但是这样的溺爱却并没有什么好处,恰恰相反会害了孩子,或许很多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杨家父母却并不明白,反倒将此作为自己的日常工作之一。   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孩子获得最大程度的关心与保护,杨锁的父亲居然做出了一个令常人无法理解的举动,那就是无论是出门买东西还是去田里干活,都要随身用一个竹筐背着儿子杨锁。   “我的孩子身体虚弱,如果贸然下地走动,很有可能磕着碰着!”面对众人都不理解,杨锁的父亲却显得相当的理所当然,他认为,这是保护儿子不受伤害的最佳办法。   因此一直到了八岁,杨锁才正儿八经的脱离了父亲背后的那个小竹筐,开始通过自己的双脚走路活动,但是这种做法不仅没能够改变他本来就虚弱的体质,反倒是让他由于长期不运动而变得更加虚弱。   单凭一个走路就可以看到杨家人对于这个孩子有多么的溺爱,那就更不用说平日里的衣食起居了,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会由父母和家里的其他亲戚完成,杨锁只需要坐享其成即可。   可是好景不长,在1999年的时候,杨锁的父亲便去世了。其实长期供养着这样的一个小孩,其中承受的压力也是可想而知,这也是导致杨父早早去世的原因之一。   杨母在某种程度上思想还稍微正常一些,但是这个时候的杨锁已经无法无天,只要让他干活,他就会和母亲大吵一架,已经已经形成了一种懒惰的思想。   母亲在这样长期的劳累与煎熬之下,自然也是过得十分的辛苦。于是,在2004年的时候撒手人寰,让年纪轻轻的杨锁成为了一个孤儿。   不过这个时候的杨锁已经是一个拥有了劳动能力的大小伙子,只要他愿意干一些00散散的小活,在亲戚的帮助扶持之下,也是可以进行正常生活的。   可是杨锁在懒惰这条道路上已经走火入魔,任何人都没有办法去纠正他的错误行为,甚至有人好心给他提供吃穿,也会被气的离去。   原来,杨锁宁可忍受寒冷,也不愿意去主动的穿衣服,身上那几件破衣服发臭发硬,也不愿意脱下来,吃的东西只要不是直接喂到他嘴里,他都一概不吃。   懒成这个样子,确实也是让附近的村民都无可奈何,大家只能袖手旁观的看着这位世界第一懒汉自己自娱自乐,最多也就是叹叹气。   2009年的12月,杨锁的一位表哥心里想到自己的这位懒汉表弟或许已经很久没有吃饭了,于是便好心拿起饭菜,打算去杨锁的家中喂她进食,谁知道推门而入的时候,这位世界第一懒汉已经饿死,家中年仅23岁。   发生在杨锁身上的事情,不是让我们学习怎么样去变得勤劳,或者说让懒惰的人去纠正自己的坏毛病,这并非是这个事件的主旨。   杨锁有一个与一般的懒汉本质不同的事情,那就是很多的懒汉是由于自己的天性或者是在生活上遭遇了什么样的打击而改变了心性,因此才会懒得一发不可收拾。   但是杨锁却并不是这样,或许对于他来说,自己这样懒着就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生活方式,他从小就被父母溺爱,导致他并不清楚什么才是正常人的行为举止。   从一开始,杨锁就因为家庭的原因而失去了自我改正的机会,或许他可以成为一个勤劳的孩子,但是却在父母的强迫下变成了一个饿死自己的懒汉。   杨锁不知道什么是工作,不知道什么是勤劳,更不明白人为什么要去工作,吃的放在他的面前也不知道吃,是因为他从来就没有体验过自己动手的感觉。   与其去嘲笑杨锁这样的人,倒不如说是应该去抨击造成杨锁事件的那一对夫妻,是他们的个人离谱思想影响了一个孩子的一生。   所以很多人才会说父母是一个孩子最好的引路人,一个小孩生下来与其他的小孩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全看引路人的引导,如何才会让孩子走向一条不同的道路,这一点是所有父母都应该切记的。

0 阅读:66
广瓦下州

广瓦下州

一起侃侃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