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河南一高级科研人员为了5000美金,将我国刚突破没多久的电磁炮技术研究机密文件泄露了出去,4年后,他带着大量机密文件即将前往美国时被抓捕归案。
大国博弈,科技先行。电磁炮,以其超高速、超远程的打击能力,成为各国军事竞争的焦点,是未来海战的“游戏规则改变者”。
这项技术的研发难度极高,堪称现代军事科技的“皇冠明珠”。正因如此,围绕电磁炮技术的竞争早已白热化,情报战更是暗流涌动。
张建革,中国船舶713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一个在军工领域的天才。他拥有令人艳羡的教育背景和扎实的专业功底,在电磁炮技术研究小组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2011年,张建革获得一次难得的国外访学机会。这次访学,本应是他科研生涯的又一次提升,却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在一次研讨会上,他结识了杰克。
杰克的热情和关照,让身处异国的张建革倍感温暖。频繁的接触中,杰克逐渐摸清了张建革的性格和弱点,为他设下了陷阱。从生活上的关照到高薪兼职的介绍,杰克步步为营,一步步瓦解着张建革的心理防线。
杰克的出现,只是“前菜”。真正的“主菜”是凯文——美国间谍情报机关工作人员。凯文开门见山,提出了合作要求:提供中国军事机密。
面对这样的要求,张建革并非没有犹豫。他知道,一旦答应,就意味着背叛国家,踏上不归路。可
凯文抛出的诱饵——女儿赴美免费读书和每次5000美金的报酬——击中了张建革的软肋。在个人利益的诱惑下,他最终选择了妥协,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
从2011年到2014年,张建革多次向美方传递重要情报,其中包括关于电磁炮的机密文件,共计15件,其中机密级4项,秘密级6项。
这些情报,凝结了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是我国在电磁炮领域取得突破的关键技术。张建革的泄密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我国的国家安全,也对我国的电磁炮研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