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的压力,以及持续的亏损,让这家龙头AI公司苦不堪言。但OpenAI在商业化上

茂彦谈商业 2024-11-27 11:00:24

业绩的压力,以及持续的亏损,让这家龙头AI公司苦不堪言。

但OpenAI在商业化上的成功,又给商汤科技指明了方向。从2023年开始,商汤科技开始减少智慧城市这些传统AI业务,将公司的重心转移至生成式AI。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3年商汤科技在生成式AI上的收入达11.84亿元,相比于2022年同期暴增199.9%。

2024年,商汤经历了至暗时刻,其股价一度暴跌至0.58港元/股。

但是业绩的持续兑现,最终挽救了暴风中的商汤。根据其中期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商汤实现收入17.4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生成式AI业务收入近11亿元,同比大幅暴增256%,占公司收入的比重达60%,已成为集团主导性业务。

财报还显示,报告期内,3000多家行业头部企业使用商汤的大模型及智算服务。

商汤集团董事长兼CEO徐立表示:“生成式AI迎来黄金发展时期,我们正处于下一波增长的有利位置。这次中期业绩反映公司全面向生成式AI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已阶段性达成,未来将不懈地革新技术,引领行业迈向通用人工智能时代。”

在生成式AI的加持下,商汤科技的股价也开始大幅反弹。根据统计显示,自今年4月低点开始,商汤科技股价最高涨幅超过了400%,总市值一度超过800亿港元。但随着风口的逐渐过去,商汤的股价也开始回落,目前市值仅为506亿港元。

根据IDC近期发布的市场份额报告,商汤的大模型平台及应用以16%的市占率排名行业第二,智算服务以15.4%的市场份额跻身行业前三。

但尽管业绩结构有所改变,营收也有所回暖,巨额的亏损依旧是悬在商汤科技的头上的一柄“利剑”。财报显示,截至6月30日,商汤科技期末现金以及现金等价物为76.27亿元。

另外,近期商汤科技裁员还引发了市场的关注。针对裁员,商汤科技回应称,商汤积极推进战略转型,聚焦‘大装置-大模型-应用’重点业务和战略增长领域,并进行相应的组织和人才结构优化和调整,以更好地满足业务发展需求。

一位商汤IAG部门的前员工告诉媒体,这些年商汤一直在裁员,他了解到,这次裁员涉及研究院、SCG(智慧城市与商业事业群)、IAG(智能驾驶)等部门。

侃见财经认为,以当下商汤的营收以及亏损比例来看,其尽管转型已经正在积极地进行之中,但是仍没有到安全的程度。对于商汤来说,持续的亏损已经让不少资本望而却步,其中阿里以及软银的大幅度减持也已说明市场的态度。此次AI的风口,既是危机也是机遇,如果商汤能抓住机会则可以一举渡过难关,如果错失这次机会,商汤再想翻身,恐更加难上加难。

0 阅读:25
茂彦谈商业

茂彦谈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