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排.重读《七律.长征》有感 (2024年11月26日) 每忆长征多肃颜,红军奇

刘昌刚呀 2024-11-26 07:31:48

七排.重读《七律.长征》有感 (2024年11月26日) 每忆长征多肃颜,红军奇迹破天难。 千山万水履平地,万壑千峰若等闲。 五岭连绵腾细浪,乌蒙巍峭走泥丸。 金沙江水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暖日炎蒸军士猛,寒风凛冽将臣轩。 茫茫草地当毡褥,皎皎雪山安可眠。 赤子横流打天下,红旗漫卷奋飞鞭。 苦难辉烁铸龙骨,革命熔炉磨炼丹。 彪炳历程常梦起,英雄事迹照人间。 初心铭记堂堂气,红色基因代代传。 ——注释《七律.长征》是毛主席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创作律诗。原诗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十一省,击溃了敌人的围追和堵截,行军二万五千里,在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五岭逶迤腾细浪:险峻的五岭绵延起伏,在红军眼中只像水面吹起的细小波浪。五岭,指大庾、骑田、萌渚(zhu)、都庞、越城五岭,绵延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省区边境。逶迤,绵延起伏。乌蒙磅礴走泥丸:乌蒙山气势雄伟,在红军看来只像滚动着的泥丸。乌蒙山,绵延在云南、贵州的山脉。磅礴,气势雄伟。走,古义为跑,这里指很快地滚动。金沙水拍云崖暖:金沙江,即长江上游自青海省玉树县至四川省宜宾市之间的一段。江的两岸,是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中央红军在云南省禄劝县西北的皎平渡渡过金沙江的时候,是一九三五年五月,正值春暖时节,所以说“云崖暖”。本句“水拍”原作“浪拍”。作者自注:“水拍:改浪拍。这是一位不相识的朋友建议如此改的。他说不要一篇内有两个浪字,是可以的。大渡桥横铁索寒:大渡河源出青海、四川两省交界处的果洛山。两岸都是高山峻岭,水势陡急,曲折流至四川省乐山市,入岷江。桥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在四川省泸定县,形势险要。桥长约三十丈,用十三根铁索组成,上铺木板。中央红军在一九三五年五月下旬到达泸定桥,当时桥板已被敌人拆掉,红军二十二位英雄在对岸敌人的炮火中攀缘着桥的铁索冲了过去,胜利地渡过了大渡河。岷山:绵延于四川、甘肃等省边界的山脉。在四川、甘肃交界处,岷山山顶终年积雪,称为大雪山。三军:泛指当时的整个红军。作者自注:“三军:红军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不是海、陆、空三军,也不是古代晋国所作上军、中军、下军的三军。”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颜,脸面。

0 阅读:0
刘昌刚呀

刘昌刚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