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英雄“大胡子班长”,战斗五天五夜负伤33处,胃被打穿,弹片穿肠14处,肺部打

从南谈历史啊 2024-11-19 17:26:10

老山英雄“大胡子班长”,战斗五天五夜负伤33处,胃被打穿,弹片穿肠14处,肺部打进4块弹片。仍然坚守阵地! 1987年4月,在云南老山前线的一家野战医院里,一位身负重伤的战士正在经历一场艰难的手术。 他的腹部遭到炮弹的袭击,胃部被炸出一个大洞,肠子更是惨不忍睹,竟有14处被弹片穿透。 看着这位战士奄奄一息的样子,就连经验丰富的军医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他们暗自思忖,这位战士究竟是怎样在战场上舍生忘死,拼死战斗的? 时间回到1984年,那一年,年仅16岁的张茂忠还只是一个在小煤矿干活的青年。尽管矿上的工作又脏又累,但为了养家糊口,他毅然辞掉学业,到井下当起了采煤工。 就在这时,他听说边境战事吃紧,前线急需人手。一向心系国家大事的张茂忠,想都没想就递交了入伍申请。 其实,当兵并非一件易事。农村孩子张茂忠,家中还有年迈多病的奶奶、残疾的父亲和年幼的弟妹需要照顾。少了他这个顶梁柱,日子肯定会更加艰难。 可是,爱国情怀已在张茂忠心中燃起。他悄悄收拾行囊,在一个清晨偷偷离家,只给父母留下一封告别信。信中,他恳请父母理解他的选择,等到打胜仗凯旋回乡的那一天,他一定会好好孝敬老人,照顾弟妹的。 初入军营的张茂忠,很快就展现出过人的军事天赋。他力气大,投弹一次就能扔出几十米远;他吃苦耐劳,冰天雪地里也坚持野外训练;他聪明好学,新兵会操短短几个月就成了教材。 凭借出色的表现,张茂忠顺利通过层层选拔,成为班长,被战友们亲切地称为"大胡子班长"。 然而,平静的军旅生活没有持续多久。1986年,张茂忠所在连队奉命开赴边境前线,投入一场早已打响的阵地战。 面对难得的作战机会,血气方刚的张茂忠主动请缨,要去守卫敌情最紧要的前沿哨位。连长见他英勇好战,便将这个危险的任务交给了他。至此,张茂忠正式成为了哨位上的一员,肩负起守土卫国的神圣职责。 战争残酷,哨位更是刀尖上舔血。每天,张茂忠和战友都要提心吊胆,随时应对敌人的突袭。为了不放过任何可疑动静,他们只能日夜值守,轮流瞭望。 一双双布满红血丝的眼睛,无时无刻不在注视着敌人的动向。渐渐地,张茂忠在无数次实战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成长为一个出色的侦察兵。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和灵活的指挥,他屡次带领战友粉碎敌人的进攻,毙敌无数。 然而,胜利的背后总要付出代价。一天,敌人突然发起猛攻,企图一举攻陷哨所。激战中,副班长黄子国中弹牺牲,年仅19岁的生命永远停留在了老山的峻岭间。 望着黄子国尚还温热的遗体,张茂忠悲愤交加,暗暗发誓要以更多敌人的鲜血来祭奠战友。自此,他更加奋不顾身地投入战斗,誓要为国家和战友报仇雪恨。 1987年4月5日晚上9点,漆黑的夜幕笼罩着老山前哨阵地。张茂忠和战友们正在哨所中小憩,突然一阵急促的哨音划破宁静,紧接着便是震耳欲聋的炮火轰鸣。 敌人大举进攻,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战士们迅速披挂上阵,张茂忠更是冲在最前。凭借过硬的军事素质和丰富的战斗经验,他指挥战友们有序应敌,顽强阻击。然而敌人来势汹汹,仗着人多势众,节节逼近哨所。 此时此刻,张茂忠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守土有责,死而后已。哪怕倾尽最后一滴热血,也要誓死捍卫这片热土。他高举右拳,一声号令:"全体都有,为祖国而战,决不后退一步!"战士们听罢,士气大振,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硝烟中,张茂忠挺身而出,端起冲锋枪率先冲向敌阵。他英勇善战,所向披靡,枪枪毙敌。然而战事胶着,敌我伤亡都在不断增加。战士们渐感体力不支,伤病员也越来越多。眼看弹药将尽,援军迟迟未到,大家心里都有些发虚。 然而,团结就是力量。在张茂忠的带领下,全连战士同仇敌忾,不畏牺牲,终于拼死守住了阵地。此时天色渐明,曙光初现,敌人的攻势也逐渐减弱了。 就在大家松了一口气的时候,不幸还是发生了。就在最后关头,张茂忠腹部中弹,鲜血直流。疼痛剧烈,他却强忍着没吭一声,生怕影响战友们的士气。 一曲悲壮的凯歌奏响,张茂忠倒在了自己用鲜血染红的热土上。战士们见状,惊恐万状,有的甚至泪流满面。可此时敌情紧急,大家只能强忍悲痛,继续战斗。 直到最后一名敌人被击溃,阵地终获平静,战士们这才如梦初醒般,急忙将张茂忠抬上担架,火速送往后方医院救治。 就这样,这位英雄战士满身是血地被送上了手术台。医生们见他伤势如此之重,也不禁心里一沉。然而,他们没有放弃,而是咬紧牙关,竭尽全力地抢救。 整整十几个小时,手术刀没有停歇。终于,张茂忠的生命又一次被从死神手中夺回。 至此,这位身经百战的战士虽然捡回了一条命,但也付出了惨重代价。他的腹部留下永久创伤,落下终身残疾。然而对他来说,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他在所不辞,无怨无悔。 多年过去,老山哨位的硝烟早已散尽,但张茂忠的英雄事迹,却永远铭刻在后人的心中,激励一代代军人前赴后继,用青春和热血守卫祖国的大好河山。

0 阅读:94
从南谈历史啊

从南谈历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