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毛主席在北戴河游泳,偶遇了曾在他身边工作的女秘书曾碧漪,不由得失落发问:当初为啥不听我的? 1935年,一封来自毛主席的信送到了古柏的手中。 信中,主席为古柏和曾碧漪的革命情感感到由衷的高兴,同时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信中说道,国民党反动派正在利用你们的感情来造谣生事,对此不能坐视不理。 毛主席希望古柏和曾碧漪尽快成婚,并大张旗鼓地在城中张贴共产宣言,让民众知晓我军倡导的是自由恋爱,一夫一妻制,从而揭穿国民党的无耻谎言。 古柏将信交给曾碧漪,两人会心一笑。 在煤油灯下,他们连夜誊写了结婚宣言。 翌日,在一众战士的帮助下,誊写的结婚宣言遍布大街小巷,宣言表明了红军提倡自由恋爱婚姻的立场,有力回击了流言蜚语。 群众们纷纷称赞红军能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不给造谣生事者可乘之机。 一纸婚书,让曾碧漪正式成为古柏的妻子,两人结下了革命伴侣的契约。 时光倒流,追溯到1923年的广州。 曾碧漪考入广州甲种工业学校,在此结识了从法国归来的进步青年李富生和蔡畅。 在她们的影响下,曾碧漪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日益提高。 她积极参加校内外的进步活动,加入共青团和妇女解放协会组织。 正是在广州这片革命热土,曾碧漪与古柏相识并渐生情愫。 二人虽是学生时代相恋,但因革命工作繁忙,一直没来得及成婚。 1929年,一桩惊心动魄的事情让两人的感情更加坚定。 当时古柏在仁居山工作,曾碧漪则在信丰山下。 得知消息的古柏当即派人去接曾碧漪,却不料半路杀出程咬金。 一伙"占山为王"的土匪看上了年轻貌美的曾碧漪,想要劫她为妾。 曾碧漪不畏强暴,严辞拒绝。眼看势头不对,接曾碧漪的战士赶紧搬出古柏的名号。 一听是古柏的未婚妻,山匪头目顿时怂了,连声赔罪,还送上贺礼以示诚意。 就这样,曾碧漪有惊无险地到了古柏身边。这次历险让两人的感情更加笃定,革命战火的锤炼下,他们决心结为夫妻,共赴革命征程。 1930年5月,古柏被调往红四军前委担任秘书长,曾碧漪也随夫前往,正式开启了革命伉俪的蜜月生活。 然而,革命道路崎岖坎坷。 1935年,古柏不幸去世。丧夫之痛并未击垮曾碧漪,她仍旧坚守在革命岗位上,继续为党的事业而战斗。 不幸的是,接二连三的变故再次降临。 一场严重的车祸让曾碧漪身负重伤,她在病榻上躺了数月之久。 尽管命运的考验接踵而至,曾碧漪依然以顽强的意志力撑了过来。 1950年,曾碧漪与毛主席在北京重逢。这是他们阔别已久的重逢。 毛主席关切地询问曾碧漪的近况,得知她历经丧夫之痛和车祸之灾后,不由得唏嘘不已。 主席语重心长地对曾碧漪说,以后要常来看他,有什么困难尽管开口,这番话让曾碧漪备受鼓舞。然而, 繁重的工作让曾碧漪难以抽身,因此这一别就是整整十年。 "曾碧漪同志,这些年你都去哪了?怎么杳无音讯?"北戴河海滩上,毛主席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道。曾碧漪愧疚地向主席解释了这些年的情况。 毛主席恍然大悟,他拍了拍曾碧漪的肩膀表示理解。 就在这时,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快步走来,恭敬地向毛主席问好,曾碧漪微笑着介绍道:"主席,这是我儿子古忆民。" 毛主席眼前一亮,他没想到曾碧漪失散多年的儿子居然找到了,这对母子的重逢让毛主席打心底里为他们高兴。 主席亲切地拉着古忆民的手,询问他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得知他已经成长为一名出色的青年,毛主席频频点头称赞。 1960年夏日,北戴河海滨别墅区,毛主席信步走向大海。 当毛主席游完泳上岸时,遇到了一位熟悉的身影,这不是别人,正是曾碧漪。 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印记,但那双明亮的眼睛依然闪烁着对革命事业的热忱。 两人寒暄了几句,不禁感慨万千。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 海风轻拂,浪花拍岸。三人沿着海滩漫步,亲切交谈着。 毛主席叮嘱曾碧漪以后要多保重身体,常来北京看他。曾碧漪连连点头答应。 从这以后,只要有机会,曾碧漪就会带着儿子来北京看望毛主席。 直到1976年毛主席逝世,曾碧漪都对他念念不忘。 1997年,曾碧漪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90岁。 纵观她的一生,是与新中国命运休戚与共的传奇,她的故事,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 作为后辈,我们要铭记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传承他们的崇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1960年,毛主席在北戴河游泳,偶遇了曾在他身边工作的女秘书曾碧漪,不由得失落发
从南谈历史啊
2024-11-15 16:11:57
0
阅读: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