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展#这几天珠海航展军迷发烧友过足了瘾,各种各样的装备看得人眼花缭乱,然而最让我们骄傲的是我国已经成为双隐战斗机的国家。
想想75年前,由于战斗机数量不够,开国大典上,周总理要求战斗机来回飞两遍,到如今我们拥有各种类型的战斗机,中国战斗机发展历程就是一部航空航天人的奋斗史。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国战斗机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1. 起步阶段(20世纪50年代):
仿制苏联战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航空工业基础薄弱。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仿制苏联的米格系列战斗机,比如生产国产版米格-15和米格-17战斗机,分别称为“松鼠”和“渡江”。这为中国战斗机的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培养了一批航空技术人才,也让中国初步建立起了战斗机的生产体系。
歼-5的诞生:1956年,中国自主生产的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歼-5首飞成功。歼-5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正式开启了由修理到制造战斗机的全新阶段,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生产喷气式战斗机的国家之一。
2. 自主研发探索阶段(20世纪60 - 70年代):
歼-6的突破:20世纪60年代,中国成功研制了歼-6战斗机。歼-6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具有较高的飞行速度和较强的空战能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中国空军的主力战斗机,为保卫国家领空安全立下了赫赫战功。
歼-7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研制歼-7战斗机。歼-7是中国在米格-21战斗机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国产化的产物,其机动性和作战性能都有了较大提升,不仅在中国空军中大量装备,还出口到了多个国家,成为中国战斗机出口的重要型号。
3. 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80 - 90年代):
歼-8的改进:歼-8战斗机是中国自行研制的高空高速全天候歼击机。20世纪80年代,中国对歼-8进行了不断改进,推出了歼-8Ⅱ等型号。歼-8Ⅱ采用了双发动机设计,提高了飞行速度和航程,具备了较强的超视距作战能力。
歼轰-7的诞生:这一时期,中国还研制出了歼轰-7“飞豹”战斗轰炸机。歼轰-7具备较强的对地、对海攻击能力,填补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大大提高了中国空军的远程打击能力。
四代机的预研: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对第四代战斗机进行预研和技术储备,为后续的战斗机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4. 现代化发展阶段(21世纪初至今):
歼-10的突破:21世纪初,中国自主设计的第一款第四代战斗机歼-10成功服役。歼-10具有较高的机动性、先进的航电系统和强大的武器挂载能力,标志着中国战斗机的设计和制造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成为中国空军的主力战斗机之一。
歼-11的改进:中国在引进俄罗斯苏-27战斗机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国产化和改进,研制出了歼-11系列战斗机。歼-11系列战斗机在航电系统、武器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升级,作战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
舰载机的突破:2009年,歼-15舰载机首飞成功。歼-15是中国专门为航母研制的舰载战斗机,具有优异的短距起降性能和强大的空战、对海攻击能力,使中国海军拥有了可靠的舰载机作战力量。
5、五代机的崛起:
歼-20的诞生:2011年,歼-20战斗机首次亮相,成为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款第五代隐身战斗机。歼-20具有先进的隐身性能、高机动性和强大的综合作战能力,是中国战斗机发展的重大突破,对提升中国空军的战略威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歼-31的发展:歼-31,也被称为“鹘鹰”战斗机,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二款第五代战斗机。它具有较强的隐身性能和多用途作战能力,未来有望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新型战斗机的不断涌现:近年来,中国还不断推出新型战斗机,如歼-16重型多用途战斗机等。歼-16具有强大的空战和对地、对海攻击能力,与歼-20等战斗机相互配合,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空军的整体作战能力。#中国航展开幕##珠海国际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