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谁的错?”11月7日,江苏,老人把自种的菜籽洗干净晒干,拉到镇上去榨油,9

午夜游民 2024-11-11 15:43:39

“到底谁的错?”11月7日,江苏,老人把自种的菜籽洗干净晒干,拉到镇上去榨油,94斤菜籽榨出了32斤菜籽油。谁曾想到,这些新鲜菜籽油里竟有一股难闻的臭味,根本无法食用。   老人和榨油坊的老板沟通无果,把油和菜籽饼拿到市监局投诉,工作人员查看、嗅闻后也认为油不对劲,但却要求老人花数千元检测费检测,以检测结果说话。   这其中到底是谁的错?   孙睿平,一个与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农民。别看他已经75岁了,那股子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土地的执着,可一点都没减。   尽管这几年家里条件好了,不用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了,但他还是闲不住,在地里种起了菜,还特意留了一片地种菜籽,自给自足,乐在其中。   今年8月底,孙老汉像往年一样,把自家种的菜籽洗得干干净净,晒得金灿灿的,然后满心欢喜地拉到镇上的榨油坊去榨油。   油坊老板一称重,94斤菜籽,榨出了4桶油,总共32斤,沉甸甸的,孙老汉心里那个美啊!   可是,好景不长,10天后,当家人满心期待地打开油桶,准备尝尝这新鲜榨出的菜籽油时,一股难以名状的臭味扑鼻而来,让人直皱眉头。   孙老汉不信邪,心想:“也许是油还没‘醒’呢,加热一下就好了。”于是,他小心翼翼地把油加热,结果,这一加热,油面开始泛起阵阵泡沫。   这时候臭味更是像开了闸的洪水,一发不可收拾,整个厨房都弥漫着一股腐败的气息,让人根本难以忍受。   孙老汉愣住了,心里那个纠结啊:“我自个儿种的菜籽,亲手洗的,亲手晒的,怎么榨出来的油就这么臭呢?”一时间,他百思不得其解。   这榨油的手艺,看似简单,其实里面的门道多着呢!就像泡茶,同样的茶叶,不同的人泡出来,味道就是不一样。孙老汉种了大半辈子的菜籽,他会不知道储存的讲究吗?   不过就在此时,村里头其他村民也纷纷反映,他们也在同一家油坊榨了油,结果也是一样,油臭得跟什么似的。这下,大家伙儿都慌了神,这“臭油”到底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毕竟“人以食为天”,这件事可关乎着他们这种老百姓的生活。   孙老汉不甘心,他带着油和菜籽饼,找到了市监局,想讨个说法。市监局的工作人员看了看,闻了闻,也皱起了眉头,说:“这油确实不对劲。”   可接下来的话,却让孙老汉差点没气死,工作人员说:“你得去鉴定,有了鉴定报告,我们才能确定这油有没有问题。”这油臭得跟臭豆腐似的,还用得着鉴定吗?孙老汉心里那个无奈啊。   而且就说这鉴定费吧,几千块钱,对于孙老汉这样的农民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这钱花出去了,还不一定能讨回公道,背后的风险也太大了。   至于油坊老板那边呢,更是推得一干二净,说什么都不知道,没这回事儿。   更让孙老汉心寒的是,他儿子悄悄去油坊机房查看,发现榨油机有多个管道,他们忍不住怀疑,这老板不会在机械上动了什么手脚吧?   村民们都想为自己讨个公道,却苦于没有证据,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权益受损。   说起来,这“臭油”事件啊,表面上看是孙老汉一个人的遭遇,其实背后折射出的是农村地区食品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基层监管等一系列的问题。   监管部门,其实真不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得真正走到群众中去,听听他们的声音,看看他们的难处,别总让老百姓觉得维权就像是爬雪山过草地,难上加难。   还有啊,这油坊的监管也得加强。不能让一些不法商人钻了空子,在榨油机上动手脚,坑害老百姓。得定期检查,严格把关,让那些想动歪脑筋的人无处遁形。   这样一来,才能让这社会上少一些“臭油”,多一些公平正义!

0 阅读:2
午夜游民

午夜游民

少看一些八卦,多看一些世界的真相。